“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時代在改變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時代在改變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裡武俠 仙法這樣學靠譜嗎? 東方月白 都什麼年代還在傳統修仙 長生仙魔錄 影視:從神鵰能穿到僵約萬界 什麼,我家娘子又無敵了? 天魔劍皇錄 隱世逍遙 霧雨劍決 反派的正道之路 大越往事 不靠我顏值撐著,這爛宗門早沒了 鬥破蒼穹:榮耀之路 長生從獲得長生鼎開始 修仙從寫輪眼開始 長生從培育靈草開始 我不是卦神 仙書古話 仙界情緣錄

分封領主制度似乎就是特定歷史階段相對能夠適應的一種產物,只是怎麼去規劃和完善它成了要的難題。

接下來的幾天,呂哲終於慢慢對在帝都的重臣丟擲了自己的想法,眾臣工先是迷惘,然後是雀躍,一場在某個階層熱烈的討論也就開始了。

“的確是一個好辦法,不是嗎?”蕭何臉上帶著微笑,正面坐的是張良和景駒。他說“陛下建國之初就有提過類似的設想,後續也真的在那麼做,只是一些事情致使耽擱下來。”

其實大多數追隨呂哲崛起的人,他們對呂哲前期限定貴族數量是一種鬱悶的態度,前期建國的批貴族,不算那些榮譽勳爵的數量,男爵以上只有可憐巴巴的四十來人,令很多人曾經一度感到異常的失望。

批貴族出現後,呂哲是在經濟上進行優厚,並沒有如以前的歷代各國君王畫下土地進行分封,那個時候若說追隨者內心裡沒有想法,絕對是自欺欺人。

估計是在後面呂哲現部下們有情緒,也可能是地盤擴大了,漢國改名為帝國,呂哲也稱帝,全國的貴族包含勳爵在內總算是有點像樣,達到了八百多人。

八百多個貴族中,有資格獲得封地的人能夠選擇自己的封地在哪,眾多貴族一度歡呼,可是歡呼很快就又卡殼,原來封地又沒有自己建設自主權,依然是隻能享受封地帶來的經濟效益。不過,這一次皇帝似乎大方了一些,除了不能實際建設封地,每一個貴族都能按照自己的爵位等級招募私兵。

有進步,並且是大進步。此前皇帝雖然允許擁有家臣和看家護院的武士,但是對武士的數量限制得非常嚴格,很多人內心裡就會想“皇帝終究還是對自己的統治地位不放心。才會顯得不自信。”

呂哲有過對自己的統治地位感到不放心的時候嗎?不自欺欺人的講,他確實在一段時間十分擔憂出身低微導致統治不穩。畢竟現在這麼個年頭是講究“王侯將相有種”的年代,非尊貴出身的人爬上高位不但是一眾貴族無法接受,甚至是升斗小民其實也不願意接受非高貴血統的人統治。

正是因為社會觀念那樣,關於呂哲血統是姜姓呂氏出身,甚至是牽扯到到史皇氏,呂哲一方面無比鬱悶,另一方面也沒有想過要闢謠什麼的。

現在呂哲來重新規劃貴族的特權,從某些方面來說是他認為自己的統治已經無法動搖。因此才有足夠的底氣來進行重新的改革。

“分為本土貴族和非本土貴族。本土貴族權力無限約束,只有一些社會特權和名譽上的榮譽;非本土貴族……”景駒雙眼變得有些亮“那是完完全全的貴族啊!”

什麼是完完全全的貴族?既是擁有所有應該有的權力,像是擁有領地自主權,怎麼建設領地誰都不能干涉;像是擁有自行組建軍隊的權力,擁有多少資源和財帛,想組建多少就算多少,怕的是組建起來養不活。

“也許……陛下對軍隊放軍餉就已經想到了今天。”張良玩味地說“組建軍隊,置辦甲冑和兵器的花費就是一筆大數字,每月還需要給將士送軍餉,一名最普通計程車卒每月是五百五銖錢。一年就是六貫。”

軍隊一直就是一個無底洞,帝國每年光是軍餉就需要支出至少兩千萬貫,而這還不算軍隊必備的兵器和甲冑。以及對兵器和甲冑的維護保養。除開軍餉和軍械之外,隨著騎兵部隊的建設在加強,大量的馬匹又是一筆支出,幸好的是帝國佔領的養馬地一直都在增加,佔領草原之後也不斷現野馬群,馬匹的價格才沒有那麼離譜,但是一匹馬的底線價格也沒有低於過十貫。

十貫錢買一匹馬很貴嗎?老實說,比起以前一匹馬至少需要三十貫以上真心是不貴,比起“以後”一匹馬就需要十萬錢(既是一百貫)也便宜得不像話。但是話又說回來。也就是普通的馬才那麼便宜,能稱得上是良馬的馬哪怕是現如今也需要百貫。

也就是帝國擁用馬匹培育基地還能買馬。像是歷史沒有被改變的版本,龐大的漢帝國開國之初除開軍方有少數的馬。堂堂丞相想要買幾匹馬拉扯都辦不到,只能用牛來拉車。漢帝國之後的朝代,除了一些胡人建立的朝代,或是胡漢雜交後代建立的朝代,一匹馬的價格通常是在百貫以上。

張良為什麼說得玩味?那是想到了秦封國和魏封國,扶蘇擁有十萬部隊的建制,魏咎擁有三萬建制的部隊,他真的不認為兩位封王能夠養得起現有的部隊。

扶蘇是有十萬部隊,每個月需要支出五萬貫的基本軍餉,一年就是六十萬貫。而六十萬貫只是軍餉的支出,沒有將軍隊的必須的軍械算進去,也沒有將軍隊的軍糧消耗算進去,其實需要算進去的地方還有更多。

“我聽說,秦王正在大賣家產,大量的土地丟擲來,關中土財主吃下了一部分,更多的土地被當地政~府購買,湊了大概一千四百萬貫?”張良挽著下巴的鬍鬚,一字一頓地說“一千四百萬貫,用於購置軍械花了六百萬貫,用於購買軍糧花了一百萬貫,剩下的七百萬貫能夠維持十萬大軍十一年的軍餉,但是……

“但是賬目不是那麼算,因為意外而產生的花費無法計算,需要留下必要的防備資金,同時陣亡士卒的撫卹也是一項大筆支出。”景駒壞笑著說“所以又有聽說秦王深感財帛不足,拿出一批寶物正打算拍賣。”

將士陣亡需得撫卹,這是出自於呂哲的創,此前將士陣亡也就陣亡了,只有極少數的個例才能得到率軍主將私人的撫卹,國家從來不認為將士戰死了還需要為其承擔後續。

國家不撫卹陣亡士兵,其實不是吝嗇。是因為華夏文化的特點。什麼特點?不就是軍隊計程車卒是服徭役,既然是服徭役也等於是一種義務,陣亡了還想要什麼撫卹?撫卹那是徵召(徵募)的軍隊才有的事情。

“秦王除了軍隊的支出之外。他需要額外的一筆錢。”張良說道“可是有數十萬民眾願意追隨秦王前往封國。既然這些民眾是出於感情才願意追隨,秦王說什麼也不能虧待他們。是吧?”

蕭何含笑點頭,他說“貴妃私下資助了一些。”

貴妃既是陽滋,她資助給扶蘇的可不是“一些”,是多達一百萬貫。當然,一百萬貫不是一個小數目,因此陽滋一個人壓根就沒有這麼多,她拿出了自己的積累,還“搶”了自己兒子呂紹一部分。又從呂哲那麼討了一部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郭襄傳:我建立了峨眉派 混世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