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九百七十二章 樓蘭王城

第九百七十二章 樓蘭王城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詭愛 重生之我為仙祖 我乃李二第四子 一劍弒仙 人在神墓,開局加入聊天群 屠狗 苦境:在三臺柱身邊那些年 大無限神戒 仙子別鬧 紅樓主沉浮 意氣小書生 盛唐太師 聊齋仙志 雲仙君 血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在王者峽谷做大俠 凡世高手 仙衫 崛起中世紀

是的,李信在與烏大起從伊循城分別前說得十分認真,他明明白白地告訴烏大起,說他們會在扜泥城的王宮殿上斬殺支兀另。

李信這麼告訴烏大起當然是有自己的用意,無法就是讓烏大起早早做好準備。什麼準備?就是烏大起趕緊加快拉攏更多的人支援。

是冒險行事,不是充當死士,這一點很有必要分清楚。支援烏大起的人更多,李信等人殺死支兀另之後活命的機會越大,不然還真當他們會在王宮殿內殺死支兀另之後還要殺出來嗎?甚至是哪怕李信等人能從樓蘭王宮殺出來,難道還要繼續數十人面對十幾萬樓蘭人的追殺啊!?

從伊循城前往扜泥城並不難走,兩城相距不足百里,一路上也是平坦地形,只是一部分為草地一部分為戈壁,不過在冬季下雪天氣下草地或是戈壁的區別並不是太大。

李任問“一天半的時間足夠烏大起做好相關的準備嗎?”

李信答“這取決於烏大起心裡對當樓蘭王的欲~望有多麼強烈。”

當王啊,誰面對這樣的誘惑做事還慢吞吞的?可以想象李信等人從依循城離開之後,烏大起該是怎麼樣得一幅忙得雞飛狗跳的景象。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烏大起就是那隻螳螂,尉杜梨則是那隻黃雀。”李信“呵呵呵”一陣輕笑,說道“尉杜梨已經得到一些城邦和王國的支援了吧?”

“回叔父,正確的說法是,我們得到了那些城邦和王國的支援。”李任臉上露出一絲絲的得意,說道“我們支援尉杜梨,他們也只能支援尉杜梨。”

李信沒有去過問一些假設,如那些城邦和王國會不會透露訊息給支兀另之類。

其實做什麼事情會沒有風險呢?只是李信篤定一點。帝國出兵西域不假,哪怕是後面沒有軍隊開來,現如今有八萬國防軍和使節團那邊差不多五萬人的武裝。不也是有十多萬人身在西域嗎?

西域派遣軍面對冒頓的強勢就是李信等人的底氣,強大的帝國就是他們背後的堅實後盾。有了這兩個前提,他們也才有將計劃付之行動的資本。

騎馬趕路走一百里,平日裡也就是一天的時間,但是考慮到地面上的積雪,也是李信等人並不想趕得太急,他們足足是花了一天半的時間,於當天中午時分才堪堪抵達扜泥城的東面城門之外。

樓蘭王支兀另拿出了不小的誠意來迎接李信這一幫冒牌的帝國使節團,沒有親自出面的情況下。是讓自己的大兒子乃勿都帶著扜泥城的達官貴人列隊相迎,隨同的另有一批在扜泥城的各國貴族和大商人。

李信等人遙遙看去,那便是黑壓壓的一片人。

西域文化與華夏文化真的是有許多不同,要是在帝國那邊,迎接人怎麼也該打出眾多的旗幟,有了旗幟看著怎麼都隆重一些,有彩旗飄飄,不會只是一幫人像竹竿似得站著看去那麼單調。

等待李信等人稍微靠近,樓蘭人那邊有人牽出一批駱駝,有兩名身披白色長袍的樓蘭武士跟在左右兩側。

黑壓壓的一眾人在李信等人駐馬之後吼出一句什麼玩意。猜測該是“歡迎”之類的口號吧?然後,牽著駱駝的人跪倒在地上牽著韁繩,兩名身披白袍的樓蘭武士抽出腰間的短劍。他們從左右兩側持劍對著駱駝的頸部刺了進去,霎時駱駝頸部的血水湧出落在地面。

駱駝是康居國以西的特產,西域這片旮旯地方上也有蓄養一些。宰殺駱駝迎客本來是中亞那邊的禮節,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也成了西域眾城邦和王國來歡迎貴客的大禮。

駱駝被宰殺,等一下會有人處理內臟,被拉去進行烤全駱駝,最後成為王宮殿上款待客人的食物。

扜泥城門處又是出一陣吼聲,這一次就不是那麼好猜測是在吼什麼雞~巴玩意了。

一聲吼叫完畢,黑壓壓的一大片人只有極少數還是站著。其餘都是跪伏在地上,將屁股高高地翹了起來。

一名身穿綠色長袍的中年人當先朝著李信等人走去。那是一個留著繞腮胡的中年人,給人印象相對深刻的是脖子上有一條碩大的金鍊子。大大張開的雙臂手腕和十指上也恨不得裝滿了金器。這人自然就是樓蘭王支兀另的大兒子乃勿都,他老遠就在高聲說著一些什麼。

“樓蘭王子在歡迎諸位貴客的到來,他承諾必將會使用最崇高的禮節來款待你們,一定會讓你們得到最隆重的款待。”麥麥牙是被拉過來充當翻譯,畢竟西域會說帝國話的人真的是不多。

差不多也是這種現狀,帝國的崛起才多久?帝國與外邦的交流也就是近二三年的事情,極短的時間內沒可能將自己的文化推廣出去多遠,一些異族會講帝國話還是因為去了帝國經商,也幸虧是這些人的語言天賦真的是不賴,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學會帝國話。

麥麥牙被聘請成為翻譯其實感到很榮幸,比較重要的是李信出的價錢也著實豐厚。現在麥麥牙卻覺得價錢什麼的不是最重要的,比較重要的是得到了來自帝國貴人的友情,也能出現在這種充滿達官貴人的場合,對他以後經商有著難以想象的好處。

乃勿都上前致歡迎詞,原本跪在地上的一眾人等向左右兩邊散去,露出來的一大批冰天雪地天氣下穿著單薄的舞娘,一陣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奏響的音樂聲中,數十個舞娘搖擺著身姿載歌載舞。

西域的樂器其實並不少他們稱呼為篳篥、五絃、閹鼓、銅鈸、沙鑼、達卜等等,另有壎、陶笛等等的樂器。

奏響的音樂按照華夏文化的解釋,聽來是一種靡靡之音,也就是那種輕飄飄難登大雅之堂的輕快音樂。

李信不是一個刻板的人……或者說他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刻板的人,畢竟人生之大起大落實在是有點波濤難平,曾經其意風到攻楚不利。再尖銳的稜角都隨著罷官辭爵給削平了。可是呢,他聽到樓蘭國是用“靡靡之音”迎客,又有眾多穿著曝露的舞娘搖擺身姿。不免也會蹙眉。

“叔父,蠻夷之邦的迎客禮節罷了。”李任輕聲說道“晃眼則過。”

實際上在華夏文化中。用靡靡之音來迎接客人是一件非常沒禮貌,甚至是輕蔑的表現,因此李信也才會蹙眉不悅。

華夏講究的是堂皇大氣,也就是正樂、雅樂……也能稱呼為“魯樂”,畢竟春秋時期的魯國曾經是周王室的“管家之國”嘛,魯國還是諸侯公國,只除開周王室、宋公國之外唯獨擁有全套雅樂班子的諸侯國。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投筆覓封侯 她們與我有染 九流閒人 漢末獨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