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九百零八章 幾度春風

第九百零八章 幾度春風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洪荒:我開局變了成鳳凰蛋 重生之如何在漢朝科學修仙 異事檔案館 桃花王爺 載入大帝模板,截胡太清立人教 繫結直播系統我要瘋狂卷錢 天青仙途 金雕俠侶 我在異世居然成了個墜子 從大唐斬妖開始,逐鹿成神 請神赴死 我本紅塵客,自在逍遙仙 養屍御煞,我家娘子是旱魃 自煉丹開始長生 逐月之戰 長生修仙,缺陷越大我越興奮 西遊:靈山只是中轉站 闡教道友,請上榜 洪荒浩劫風雨情 人間蕩魔志

遠還沒有到“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扞衛你說話的權利。”這一地步,但是無論呂哲還是一些法家門徒,他們都在竭盡所能地保證律法的神聖性。

呂哲強調律法是依法治國,那當然是有他的理由。至於什麼理由……(嚴打中,寫出來會被禁書),

法家門徒扞衛律法的嚴肅性和神聖性,這裡就不得不嘮叨一些了。

法家門徒的根基在於律法,他們其實只重視國家肯定律法的莊嚴性,君王又能肯定律法的重要性,至於是法家中的哪一派其實是有點不在乎的。

法家有“法”“術”“勢”三大類別。

法,所指的是一切依照已經書寫並公示的律法條文來辦事,只有已經成立的法律才是執法的根據。若是沒有明文列出來的一些事情,無論那些事情是多麼的破壞道德或是多麼不堪,都不能構成犯罪事實。

支援“法”治的代表人物不少,最為出名的卻是商鞅,那是因為他在秦國變法成功,讓秦國執行依法治國的國策。雖然說法治的過程中生了很多令秦王室不愉快,乃至於可能會禍起蕭牆的事情,可秦王室還是堅持了下來,也努力維持變法的成果,最終變強,強盛到一統天下。

術,也是法家思想中的一部分,代表人物是申不害。這一派別的思想中心是,法律固然神聖,但是需要取得君王的全面支援,律法也應該傾向君王的愛好,某種程度上君王、乃至於是達官貴人都可以審時度勢來選擇性執法。

法家的“術”那一派的思想是不是有點熟悉?不是講什麼“人在法上”,講的是因為律法執行的是人,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執法。有更多的選擇性……或者叫靈活性,既是所謂的以人法治,不是依法治人。

勢。在法家思想的觀點中,它是將所有權威集中在君王手中。創造足夠的威勢來保證君王個人的莊嚴性,也就是說律法是不是強悍與君王的性格和執政都有關,君王足夠賢明,律法的重要性越高,國家的法治也就更能得到實施。

春秋各國大變法時期,衛鞅獨好法家三門中的“法”,申不害主張“術”,慎到主張的是“勢”。

其實要是縱觀法家三類思想。縱觀同源都是圍繞著法家的思想來進行,只是採取的方式有些不同,其中的“術”和“勢”是圍繞著君王來進行,獨獨“法”就是拋開一切只講法而不顧其它。

要是看歷史的展,自有秦一國之後,法家中的“法”就已經被拋棄,甚至是被認為是一種暴政,到了後面是“術”和“勢”這兩派思想揮的時刻。

“法”這一脈的思想之所以被拋棄,一切只因為“法”這一脈的法家因為出於需要,寫出了幾乎涵蓋到方方面面的律法條文。列出來的刑法多到難以想象,無論是事實還是臆想,“法”這一脈給人的印象都是太過苛刻了。

其實吧。秦亡之後,法家沒落的不是整個法家,是法家中的“法”那一脈的門徒,另外的“術”和“勢”依然活躍在歷朝歷代,只不過因為歷史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事件,許多法家門徒是披上了儒生的外衣,走的依然是法家中“術”和“勢”的治國理念。

法家中的“術”和“勢”能夠生存下去,不是簡單的法家門徒披上儒生外皮……也就是外儒內法,或者是儒皮法骨。等等一些事情那麼簡單,一切是因為國家需要律法。一個沒有律法的國家不能稱呼為國家。

“‘術’和‘勢’,說白了就是人治。”司馬欣已經忙活完該忙的事情。回城樓的路上碰到了蕭何,因為沒有太過緊張的事情需要忙,兩人也就頓足裡聊了起來。

“陛下喜歡的是‘法’這一脈。”那不是什麼秘密,蕭何直白說來也顯得灑脫“陛下需要改良刑法,去掉致人殘疾的刑法,讓刑法也變得有針對性。”

法家強勢崛起數百年,至今無論是百家哪一家的學派都對律法不陌生,哪怕是再不喜歡法家的學子怎麼也會觸及到一些。

司馬欣比較複雜,不是說什麼複雜,是他涉及的百家並不是單獨唯一性。他的身份註定會是兵家一脈,可是又學過儒家、黃老、雜家等等的知識,事實上他對儒家也有著不少的好感。

蕭何本身是黃老學派的忠實信徒,對雜家和陰陽家也少有涉及,對儒家的一些思想也有過了解。正是因為他有專門瞭解過儒家,對儒家的感官並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厭惡。

“精簡律法條目,量刑上採取針對性,”蕭何其實有略略的擔憂“只是希望不要因為陛下追求法治,讓法家的一些人肆意妄為。”

司馬欣在挑眉頭,他說“陛下有自己想法,他需要的法治可不是能夠被人操控的。”

“呵呵。”蕭何輕笑了幾聲,轉了個話題“有一件事情倒是註定了。”

“是啊……”司馬欣有些傷腦筋“儒生跑出來生事,選的時機也太……”,最後一個“爛”字沒說出去,但就是那樣的意思。頓了頓,他繼續說“陛下的意思不將儒家一竿子打死,可是按照儒家一些門徒惹事的能力,不好辦啊!”

上古先秦時代厭惡儒家並不是什麼稀奇事,應該說百家其它學派能夠喜歡上儒家思想才是怪事。說儒家很會惹事也不是在胡說八道,儒家其實是攻擊性非常強的一個學派。

百家之中最為厭惡儒家的是誰?其實不是法家或是兵家,是墨家。

墨家討厭儒家是有原因的,起初是儒家搶了墨家的一些“業務”,例如上古先秦時代中的喪葬其實是墨家的主要“產業”,民間喪葬基本上是有墨家一些門徒出面,可是儒家講手伸到了喪葬這一領域上面來。兩家的交惡也因此而起。

然後呢,墨家主張的是喪葬上面的簡約和樸素,認為人既然死了。那麼下葬的時候就不要奢靡什麼了,一切該有的禮儀和程式該有。但是不要做不必要的浪費。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北風疾 武俠之資料風暴 血色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