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九百四十九章 霸上與藍田

第九百四十九章 霸上與藍田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守此眾生 扼天厭道 我也可以成仙嗎 風浪淘沙 盜情記 綜武:開宗立派,弟子都是大魔頭 執符尋仙 執符人 修煉從躺平開始躺贏 兩界:從凡人世界開始萬古長青 龍骸 乾坤生死界 超級家丁 玄幻:長生從吸收妖魔開始 閽人 蓮臺之上 煙雨江湖之江湖傳說 九天玄祖:結丹九千年 勝幽 西山刀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變法是為圖強,大爭之世強應該先強軍,有強軍才能保證國土安全和向外開拓。

各國變法的主導者想要有所作為都是先操練出一支強軍,然後才有可能在國內展開變法,唯有編練的新軍強大且存在變法才能持續,新軍被殲滅也等於是變法失去依靠,如申不害在韓變法操練的十萬新軍覆滅,韓國的變法也就中斷。

商鞅變法的背景是,那個時候秦國於河西之戰中慘敗給了魏國,老邁的秦獻公的嬴師隰崩了之後嬴渠梁繼任秦君之位。嬴渠梁為了尋求秦國繼續生存和復仇的方法,多方尋找人才,正好衛鞅也正好在魏國不得重用,曾經被嬴渠梁俘虜的公叔座推薦衛鞅到秦地尋找出路,衛鞅需要有一塊能揮才能的土地也就聽從了公叔座的建議。

沒有得到“商”這塊封地之前,鞅因為是來自衛地,一般人們稱呼為全稱衛鞅。那麼是誰將衛鞅引薦給了嬴渠梁呢?司馬遷《報任安書》的原文記載“鞅因景監見”,“景監”所指是秦君宮殿的某處主監宦官,所以是宦官引薦了衛鞅給時任秦君的嬴渠梁。

藍田大營始建於公元前三五零年左右,真正的日期很難考究,那時是周威王在位。它的建立是商鞅變法的產物之一。

春秋戰國時代,軍營必然有崗哨塔,臨時營盤是用木頭搭建稱為箭塔,固定營盤則是夯土與木材搭建而成,稱之為箭樓。

從渭水要前往藍田需要途經霸上。霸上是在秦惠文王時期建立的另一處龐大軍事基地,那是因為嬴駟改變了秦國力主向西開拓的國策,轉為東出爭霸,秦軍的重心自然是要往東進行佈置。

出巡隊伍臨近霸上的時候其實已經能夠看出多種端倪。人煙民居變得越來越稀少,各種軍事建築也能時常可見,像是平整的操練場和奔馬之地。然而看到最多的就是警戒佈哨的箭樓。

霸上是位於霸水邊上,它從秦惠文王時期開始就是秦國的兩大軍事基地之一。另外一處大型軍事基地當然是藍田大營。霸上長期屯兵是為了方便秦軍東出征戰,作為橋頭堡它不止是屯兵那麼簡單,還建造了面積龐大的倉庫,用於囤積糧秣和軍事器械。

劉邦建立漢帝國,國都選擇咸陽邊上,新建一城為長安。漢帝國的將領,他們也是看到了霸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也是因為秦國遺留下配套的軍事設施。拱衛長安的大軍駐紮地也就選擇在了霸上,還有一層意義是如果山東有變也能快從霸上出兵。

此後的歷史變遷中,只要是從關中之地崛起的國家,或者是將國度選擇在關中的國家,歷朝歷代也是將霸上作為主要屯兵之地,可見霸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帝國和平解決秦地,軍隊開入關中第一個接管的地方就是霸上,隨後又長期進行屯兵,作為一支西進可快出兵秦川、東出可以直撲韓地的軍事力量。

“我們接防霸上的時候,糧倉和兵器庫其實已經空了。”共尉介紹說“當時偌大營盤只有不足三千的老弱。各處營房和設施缺失維護,煞是顯得淒涼。”

共尉在秦地待的時間不算短了,他用“淒涼”這個詞顯然不是單指霸上。是涵蓋了整個秦地。

天下大亂之前,秦軍大肆在長城集結兵力,尤其是以北地郡和上郡的軍隊集結得最多。三川郡那邊也有秦軍集結,為的是作為南征軍團的第二梯隊進入嶺南作戰,恰是有先期的集結,後面中原軍團的建立也才那麼順利。

天下大亂之後,成立不久的北征軍團(長城軍團)被抽調部分,由王賁率領在趙地進行征戰,南征軍團的第二梯隊也從三川郡向上黨郡等地展開攻勢。因為需要防備匈奴和防備呂哲。秦腹地的軍隊不是被抽調北上就是南下,腹地怎麼可能不空虛?

統一之戰時期。秦國動輒進行五徵,屢次都是徵集龐大的人力用於軍事征戰。所謂既是官宦子、良家子、刑徒、商販、贅婿。腹地留下的皆是老弱婦孺。

到了後面需要四處平叛,整個秦地能夠被徵召的人實際上已經被抽空了,因為連續徵徭役和服兵役,直接導致的就是因為主要勞動力的缺失致使生產力急下降。這種現象又引起了另一層的恐慌,也是秦人沒有得到戰爭紅利甚至比之前更加困苦,讓秦人對趙氏贏姓的統治失望。

原版的歷史上,劉邦進入秦地沒有遭遇太大的反抗,秦人不但不抵抗劉邦軍隊的入侵,反而是一種歡迎的態度,估計是認為頭頂上隨便換一個統治者都比原來的好。

呂哲的這個歷史版本,當時呂哲已經有先期部隊為了幫助秦國抵禦匈奴的南侵進入秦地,南邊也是不斷調動糧食進入秦地,過程中其實已經在收拾秦地的民心,直接的效應就是扶蘇接位之後秦人根本不想與呂哲的軍隊作戰,秦中樞實在沒有辦法只能是接受和平方式的吞併。

“我們吞併了十萬秦軍,中原軍團在趙地總共的損失也過八萬,再有匈奴南侵之後損失了四萬,一下子沒了二十多萬,秦地又再進行了三次大徵兵,可是徵來的部隊並沒有送來霸上或是藍田,是立刻投入到各處戰場。”共尉現在是鎮西將軍和西北都尉嘛,自然是要了解之前都生了什麼。他說道“加上統一之戰的損失,另有一再動盪出現的逃兵役、逃勞役,秦地的青壯其實差不多已經空了。”

出巡隊伍從函谷關進入秦地,一路走來確實是能夠看到各處的荒涼,比之歷經過大亂的南陽郡和三川郡更顯不堪。

呂哲感嘆了一句“是啊,各處鄉村極少能看到青壯和小夥子。”

帝國軍隊現在有三百餘萬在役士兵,其中原秦卒就佔到了五十餘萬,那是原長城軍團和中原軍團計程車卒,他們後面經過改編成了帝國國防軍。不少是進入草原,也有被調派到遼東。

呂哲細想了一下,說道“明後年軍中會有五十萬退役計程車卒。可以優先讓秦地戶籍計程車卒退役。”

“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共尉急忙解釋“以臣的瞭解。他們倒是很希望自己的子弟繼續在軍中服役。不用特地挑選秦地戶籍安排退役復員。”

愣了一下,呂哲笑了。

在帝國服役不是無償,平時有軍餉,戰時有津貼,戰場繳獲還能留下四成,比之秦人早已經習慣的“耕戰獎勵之策”還要優厚。

秦人聞戰而喜是為了什麼,不就是可以獲得豐厚的獎勵嗎?他們過這樣的生活已經有一兩百年的時間,成為士兵上戰場博取功名利祿的思想早就深入骨髓。

相較起秦人。其它區域的人,他們普遍並不喜歡戰爭,那是因為國策的不同,長年國策的區別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習慣”。喜歡戰爭和不喜歡戰爭的人攻擊性不會一樣,所以帝國軍方在兵源上其實比較喜歡服從度高、且攻擊力強、又充滿堅韌的秦人士兵。

共尉比較不好意思地說道“就是……就是……希望陛下能夠考慮一下,能不能讓秦地戶籍計程車卒多點假期,好回家生娃?”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原始時代的仙人輓歌 夢之大唐 妖靈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