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九百一十二章 出使中亞

第九百一十二章 出使中亞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詭愛 重生之我為仙祖 我乃李二第四子 一劍弒仙 人在神墓,開局加入聊天群 屠狗 苦境:在三臺柱身邊那些年 大無限神戒 仙子別鬧 紅樓主沉浮 意氣小書生 盛唐太師 聊齋仙志 雲仙君 血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在王者峽谷做大俠 凡世高手 仙衫 崛起中世紀

“這麼一個看著強盛的帝國,為什麼市面上流通的貨幣卻是銅質的?我們那邊,哪怕是沒有開化的野蠻人,他們交易用的金屬,不是銀就是金,哪裡看得到用銅來作為流通貨幣的國家或是勢力存在啊?”

“是沒有銅幣,但是有鐵幣。”

“呃,我的意思是,一個這麼強盛的國家,用銅作為流通貨幣,實在是有一點不可思議。”

是的,是的,來自中亞或者西方更遙遠的一些人,他們真的不理解帝國的流通貨幣為什麼會是銅幣。在他們生活的那片區域裡,強大一點的國家基本上是使用金幣,中等國家會是使用銀幣居多,其實這跟所佔疆域有關係,疆域越大得到的資源更多,金幣是彰顯強國身份的表示,就好像華夏族群的春秋時期,強國一定會建造很大的一個鼎來彰顯國力那樣。

華夏的春秋時期,諸侯國造鼎很有講究,鼎不但要有大量的銅,還要一些額外的資源來進行加工,例如錫、鉛、蜂蠟等等。而蜂蠟的收集是相對困難的一種,疆土不夠大根本就收集不到足夠的蜂蜜,也要有足夠的人手才能收集更多的材料,因此能夠造出越大的鼎也預示著領土廣袤,代表著國力強盛。

中亞和歐羅巴等國家用來彰顯國力的做法則是在貨幣上,使用金幣作為流通貨幣的國家為一個檔次,使用銀幣作為流通貨幣的國家又是另一個檔次,甚至是有用鐵來製作貨幣的國家。

在中亞和更遙遠西方的人眼中,一個國家強不強大看這個國家的貨幣,想要開戰是根據這個國家流通的國幣來進行估算。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方式是,貨幣是多大的體積、成色、手工等等,並不完全是看貨幣的金屬是什麼。

可以理解。製作貨幣的金屬越是貴重,那麼國家肯定是比較強大;貨幣的製作面積、成色、手工越是精良,代表該國家的富裕程度。也代表該國家有著成熟的工藝體系或是人力龐大。

“東方帝國的貨幣,你們看看。正面是劍,後面是盾牌,說明他們是一個崇尚武力的國家。另外,貨幣有著防刮的據齒輪,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來製作出據齒輪,但是很能說明他們的技術實力也異常強大。”

“我們那邊的貨幣啊,每個國家的貨幣都是國王或是神袛的圖案。”

“嗯,說明國家的統治者的理念和思想不一樣。我們那邊是在全面維護國王的權威。貨幣上面製作國王的頭像,是在公示統治者是誰,人們應該效忠於誰。他們這邊的貨幣上的圖案是在鼓勵用劍為犁開拓疆域,用盾為牆展現守護決心。”

“我們離開之前,我打聽到一些訊息,東方帝國也會行銀幣和金幣,他們的貨幣體系將會改革成為銅、銀、金,三個進位。”

行走在大道,這支由使節團組成的隊伍,他們來時是三萬左右。踏上歸鄉路途的時候卻是隻有一萬四千多人。

三萬人少了那麼多可不是全在衝突中被幹掉了,其實在民間衝突中被幹掉的也就數百人,其餘的人是自願留下來。或是被安排留下來。

除開一萬四千多要返回中亞的使節團,帝國這邊也有一支隊伍踏上了前往中亞的隊伍,該支隊五是由劉邦作為時節團團長,陳餘作為使節團副團長,韓信作為武裝指揮,總數為二萬七千人的一支隊伍。

事實上二萬七千人中,官方的人員也就是八千人,餘下是民間隨行的商賈勢力隊伍。商賈隊伍中,商人是一部分。餘下則是商人聘請的護衛武裝。護衛武裝是商人出資聘請,但是一直到抵達目的地之前。護衛人員的指揮權是交給了官方。

“三進位貨幣體系?怎麼說?”

“大概就是銅幣作為面額或價值最小的貨幣,銀幣是第二進位貨幣。金幣為價值最大的貨幣。”

“哇!很是不錯的體系。那麼,進位是個怎麼回事?”

“似乎是一枚大概二十五克的銀幣可以置換五百枚他們的五銖錢,二十五克的金幣可以置換五枚銀幣。”

“啊?是五進位,不是十進位?”

“誰又能搞懂東方人的想法呢?估計是一兩的貨幣太重,他們折中,然後才搞出五進位的貨幣價值體系。”

“那……我們之前用銀幣或金幣置換,置換到的五銖錢怎麼數量不等?”

“哈哈!我們帶去的貨幣金屬含量不固定,他們有自己的辦法來確定含金量。含金量高一些,置換的時候就多一些,含金量低,理所當然的是置換到的東方帝國貨幣就少。”

“對,對,對,我置換的時候,他們似乎是用什麼水泡了一下,含金量低的銀幣或是金幣,銀幣直接變黑且被腐蝕掉,金幣也是這種情況。”

“唔!他們這裡有一百家學派,用來甄別含金量的是一個叫化學家還是什麼學派的成果。”

一百家學派?其實就是諸子百家,可是異族人壓根就沒搞懂那不是一百家學派,“百家”不過是一個泛稱。

其實用來鑑定含金量的水也不是什麼水,是一種酸性極強的溶液,專門用來測試鉛含量,畢竟任何一種金屬貨幣制作過程肯定是會加入鉛,那是為了保證貨幣的硬度。含鉛量越多,貨幣泡起來的色澤變化越大。

“他們這是在嘰裡呱啦說些什麼玩意?”劉邦騎跨高頭大馬,身上穿著一身三等男爵的貴族裝,已經聽那些人異族人說了有一會。

包括劉邦在內的很多人都不會說異族話,帝國派出的使節團肯定是有安排翻譯。

負責翻譯的文員,他為難地答道“好多種語言,有波斯語、希臘語,更多的是聽不懂的語言。職大概聽懂了一兩種,他們是在討論我們的貨幣體系。”

當然啦,中亞那邊來帝國的使節團可不是一國兩國的成員。是來自十數個不同的國家或是部族,帝國派遣的使節團中,翻譯也不止是一個。是分為數十個掌握不同語言的文員。

“貨幣?就是錢咯!”劉邦十分的好奇“他們為什麼談我們的錢?有什麼用意嗎?”

翻譯哧哧笑了一下,像是在憋著笑。嘴上卻也沒停“回男爵,他們認為貨幣的製作工藝是否精美跟國力扯得上關係,然後在奇怪吾皇陛下為什麼不將自己的頭像作為貨幣的背景,選擇的是劍和盾。”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大宋詭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