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八百一十一章 秦王殿

第八百一十一章 秦王殿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寂道之上 修仙可以變聰明? 一劍聞錄 仙曾在此 長生:從雕刻開始 玄境仙天 仙俠之懲惡 奪刀記之劍南奇遇 超凡修仙:科技時代之萬域爭霸 山河已無恙 九界惡神 宿命彼岸 君子齋 劍指燕雲 靈氣復甦之亂紀元 與卿誤 萬族皇朝 綜武:悟性逆天,創出陸地真仙境 長生從贅婿竊家開始 梁王世子

求訂閱~求訂閱~

……

沒錯了,呂哲率先開創出“執政”這麼一個官職,用以取代曾經的丞相、相邦、國相等等君王麾下文官第一人,隨著蕭何領導下的執政府在民政與一系列相關的職權上揮,也體現出執政府的各種優勢,再加上各項職權分明易於辨別,由漢國率先使用的“執政”已經流傳於列國,同時列國的君王都進行了朝堂上的改革,出現了“執政府”這麼一個機關,執政府的一把手也就是“執政”。

強大總是會遭到欽羨,成功則是總會被模仿,呂哲創“執政府”這麼一個行政單位,它確確實實是能擔負起國家的民政運作,也杜絕了各個官府職權模糊的現象,避免會再出現如丞相同時手掌軍政大權的事情,從而也就難以出現丞相強勢則君王沒有自保之力的現象,自然是要受到列國的追捧和效仿。

軍權與民權完全割裂開來,君王負責總體操舵和監督,其下的各職官員各司其職,該負責什麼就是什麼,很多事情變得非常有條例,一眼就能看出是在限制臣子掌權過多給予統治者帶來威脅,從某些方面來說也是在保證國家的總體穩定。

呂哲對於國體做出的很多安排都被列國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那是一種從制度根本上進行的平衡策略,很多人也才恍然呂哲為什麼能夠做到優厚追隨自己的那幫臣工。

既然在職權上已經做出平衡。那麼自然是不需要擔心某個人成為權臣,一個人成為權臣不但會有來自於君王的壓制,也有眾多差不多身份地位的臣工與之對抗。註定走上權臣之路的臣子不會容易,且哪怕是真的成為權臣也必然是要遭到來自多方面的抵制,這樣的權臣該掌握多少“權”真的難說。

“新一輪的改革依然還要繼續,像是我們舊有的三公九卿制之外,理應在各部門設立尚書、侍郎、郎中等職位,學習漢王哲將各部門和各職權細化,”扶蘇看著遠處雄偉的南陵城牆“事實已經證明職權的細化有益於各司其職。也能更加專心地負責該負責的本司職責。”

蒙毅除了應命贊同還能多說什麼呢?學習呂哲的治國之道對國家有好處是很明顯的事情,可是扶蘇恐怕也是被近期一連串的“變節”事件搞得有些焦頭爛額甚至是異常惱火。

扶蘇進行職權上的細化大部分是不希望某部門的主要臣子“變節”導致全部門糜爛。蒙毅又怎麼能看不出來扶蘇是對麾下的任何一名臣子都有了猜忌之心,特別是對他們蒙氏不再擁有信任感,而這對蒙氏來說真的是一件非常無奈的事情。

現在“家國天下”,既是說所有人都認同先有家才有國。無家則無國。而似乎也真的是這個樣子,畢竟是一個又一個家庭來組成一個國家,沒有一個又一個的個體家庭組成群體環境也就不存在集體社會,那麼國家又從哪裡來?

在“家國天下”的觀念背景下,“一家之天下”所指的就是統治者家庭享有國家的領導權,其下的文武百官又有各自的家庭,由文武百官的家庭來組成國家的第二梯隊,隨後是富商家庭和豪紳家庭組成的第三梯隊,再來還有自由民家庭組成第三梯隊。最後是奴隸家庭組成的最墊底梯隊。

在先有家,保證自己家庭的前提下,以“自己”為主要思想觀念下。哪怕是統治者都不能阻止自己的臣子先為自己的家庭考慮,很多時候甚至是認為自己的家庭都主持不了沒有資格參與到國家大事,到最後衍生出來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念。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要先把自己這個個體先給照顧好了,擁有足夠的知識和才能。用自己的知識和才能來建設好自己的家庭,隨後才有資格參與到治理國家平穩的大事中去,也只有自己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來保證國家平穩的運作,然後才有新的資格來考慮天下大事。

特殊的時代背景之下,蒙氏一切以自己考慮的心態別人無從指責,特別是蒙恬先完成國家任務,率軍配合漢軍針對匈奴等胡人的征討,算是履行到了對君王扶蘇的盡忠和對秦國的盡責。在這麼一件事情完成之後,蒙恬又會走向扶蘇遞交辭呈的手續,以非秦國官員的身份再接受來自於呂哲的招攬,那麼扶蘇也只能是眼睜睜地看著蒙恬投入呂哲統治下新帝國的懷抱。

有許多類似的例子,像是秦惠文王時期,嬴駟有一名臣工叫公孫衍,公孫衍先是作為魏國的一名將領與秦國對抗,然後公孫衍遭到魏惠王的罷免,公孫衍成為一名自由之身之後又受到來自秦惠文王嬴駟的招攬,自此公孫衍效力於秦國,甚至是率領秦軍大戰魏軍取勝斬過十萬。在其後,公孫衍又向秦惠文王嬴駟提出辭呈歸國,歸國之後公孫衍重新效力於魏國,人生的後半階段就是專門給秦國找麻煩。

先後效力於魏國和秦國的公孫衍極少遭受指責,哪怕是有指責也是指責公孫衍竟然率領秦軍殘酷地斬十萬魏人組成的魏軍,不是指責公孫衍為秦王效力。那麼從某一方面來看,也就是說是公認公孫衍前後效力兩國並沒有德操上的缺失,僅僅是做到了效力於誰就為誰出力的本份。

上古先秦時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時代,在這麼一個時代裡,甲國的某人為乙國效力並不是可恥的事情,哪怕是這個人在為誰效力之後表現出精湛奪目的才能,他的母國群眾也只是會可惜為什麼本國沒有啟用。罵罵國家的君王有眼無珠,卻不是去指責那個人有那麼大的才能為什麼要叛國,甚至會因為那個人在他國表現出色而感到驕傲。

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觀念。就是在這麼一個時代的觀念和思維中,只要不是在職的情況下出現背叛行為,扶蘇同樣無法去指責蒙恬和眾多本來屬於自己的臣子為什麼要幹那樣的事情。

當然了,蒙恬等人是在完成自己的職責後才會辭職另投,像是司馬欣等戰敗歸降的人,還有徐巖等中原軍團的那些人,性質上存在決然不同的本職。

司馬欣等戰敗歸降之後被招納的人雖然會被指責。但是因為他們是戰敗之後才歸降,指責也只能是指責意志不堅定。頂多是被瞧不起,不至於迎來漫天的罵聲,徐巖等中原軍團的那些人卻不是那麼回事了。

相較起完成職責提出辭呈再另投的那批人和戰敗後歸降的那群人,徐巖等中原軍團的那一類人就屬於被鄙視的型別。畢竟一沒遞交辭呈、二沒戰敗被俘,是主動帶著軍隊另投,無論是再怎麼美化都無法改變其背叛行為,因此註定是要被天下人所瞧不起和指責。

現在是呂哲全面崛起的階段,很多人和很多事情在這種歷史氛圍下沒有被掀起來,但是無論是誰都不會鼓勵背叛行為。

“所以那些人並沒有獲得多大的好處,作為主導者的徐巖本人也只是被封中郎將,爵位上一無所獲?”扶蘇總算是聽到了一個覺得開心的訊息。

“是的,王上。漢王哲並不是一個昏聵的人。怎麼會鼓勵背叛呢?”蒙毅看著露出笑容的扶蘇,略略遲疑之後還是說“不過臣認為漢王哲還是會給予徐巖立功的機會,從漢王哲命令徐巖徵東中郎將就能看得出來。徐巖是率領三個中原軍團整編過來的軍團向遼東而去,臣聽聞遼東更北方的那邊有東胡在集結大軍,看來漢王哲是要讓徐巖在那邊獲取戰功。”

“呵呵,哪怕是能建立戰功,徐巖也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會消除背叛帶來的影響,別人殲滅十萬敵軍就能獲爵。他至少是要翻一倍。”扶蘇怎麼看都有點幸災樂禍和解氣。

“這……”蒙毅本來不想反駁,可是總不能看著自己效忠的物件向著幼稚沉淪吧?他遲疑再遲疑之後還是說“王上。漢王哲是依法治國,法律並沒有歧視。”

什麼意思?就是律法並不是看人執行,蒙毅也就認為扶蘇說的那種狀況根本就不會生,依法治國就肯定了徐巖立下多少功勞會得到什麼樣的回報,要是呂哲真的“選擇性執法”,那麼律法還有什麼存在意義?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都市超級修仙狂少 貞觀小駙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