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七百一十三章 戰匈奴(十七)

第七百一十三章 戰匈奴(十七)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封神:從吞噬補天石開始 神鵰:我楊過從孃胎裡開始修煉 屠魔斬仙 封神卡牌:從惡來與蘇妲己開始 山海傳之鬼車噬靈決 反派開局主角養母送上門 三國:封地爆兵,百萬鐵騎繞帝都 從仙雲山開始日常修仙 西遊:我是六耳,不做悟空 凡人修仙之莫簡離 無慾無仙 貧道 凡人修仙:科技種田 我從科學修仙成道祖 從小小仙吏到掌天聖人 一介武夫,也能舉世無敵 長生:從魔眼開始 修仙:從系統面板開局 蜀陵 歸源祁仙路

歷來華族軍隊與草原遊牧民族在草原上作戰其實並沒有太誇張的劣勢,所苦惱的是一般是機動性上面的差距和無法找到敵軍。

機動性就不必多說了,無法找到敵軍跟機動性有關,更納悶的是草原太過廣袤,沒有機動性又因為太過廣闊,結果是華族軍隊哪怕現了遊牧民族的蹤跡,等待華族軍隊疲於奔命地跑過去遊牧民族的那些人早就跑沒影了。

現代的寧夏地區有多大?呂哲心裡其實沒有太明確的概念,印象當中是無比的廣袤,且那邊除了大片的平坦地形也不缺戈壁山谷之類的地勢,更加令人無奈的是那邊還有會移動的“沙漠舟”。

所謂的“沙漠舟”其實應該叫沙漠洲,是一種會被風吹著亂跑的大片沙塵爆,不過那是現代因為無限制地利用草原導致植被破壞得太厲害了,環境過於惡劣才會出現的情況,呂哲不就目前的時代而言有沒有那種現象。

“司馬欣……”呂哲只說了三個字就停了下來,思考了一陣子“遠水救不了近火,還是出一道指令,讓共尉與秦國那邊進行溝通,派入斥候探索匈奴主力可能會停駐的區域。”

呂哲本來是想喊來司馬欣,親自過問寧夏那片區域的情況,畢竟司馬欣有在秦國北境當過長史,可是後面轉念一想哪怕司馬欣瞭解那邊的情況,以現在的通訊手段除非是司馬欣親自前往北地郡,不然來來回回的派快馬互通訊息也沒什麼效果。

司馬欣能去秦地嗎?已經是漢國太尉的司馬欣顯然不適合去秦地,至少是現在不適合,他再一次踏及秦地就該是漢國與秦國合併之後了。在此前他出現在秦地不過是讓漢秦兩邊徒增尷尬罷了。

“王上,共中郎(將)近期傳回的資訊……”蒯通說著停頓了下來,概因他看見呂哲皺眉了。

共尉傳回的都是秦國中樞的情報,情報上顯示扶蘇不斷在對秦國失去掌控能力,同時蒙恬手裡的軍隊因為種種原因出現很多變化。

隴西郡那邊的老秦人先一步歸附漢國。王賁在後面更是帶著麾下的部隊投靠呂哲,另外就是蒙恬是以空間換時間又存在誘敵深入的戰術,秦軍出現變化是比較正常的事情。特別是王賁的部隊被改編之後吃上了呂哲的軍餉,連帶中原軍團那邊也在接受漢軍的整編馬上就能每月擁有軍餉,還屬於秦國中樞計程車卒可沒有軍餉那麼一說,他們怎麼能平靜得下來?

顯然。先行一步投奔到漢國這邊的那些人,他們的待遇在刺激著跟隨扶蘇那些將士的心靈,是個人就會有思想,而過上更好的生活,享受更好的待遇。這些都是人生存著就會追求的美好事物。在漢國那邊當兵能夠擁有軍餉,立功也是照樣獲賞和有望成為貴族,可以想象同樣是作為一名士卒,一樣需要拿命去搏,誰不想獲得更好的待遇呢?

若是按照共尉傳回來的情報,漢國的將領已經認為沒有必要遷就秦國,完全可以更加強硬地指派秦國去做事,不是凡事都商量著來。另外。關於呂哲將要留下秦王的決定最近也有人提出修改的意見,認為大可不必留下秦王稱號,哪怕是要留下秦王稱號也不是給趙氏贏姓。該是給予呂哲的子嗣才對。

什麼意思?就是秦國虛弱到這個份上了,不用再去遷就,更甚者是將秦中樞最後的武力爭取過來,然後想將趙氏贏姓捏圓就捏圓捏扁就捏扁。

最先傳出那種論調的是原本楚國的官僚,然後影響到了一部分軍中的將領,若不是呂哲及時的進行制止也該傳到民間去了。

呂哲再一次看到秦國是那麼的不受待見。也因為秦國在崛起的過程中無所不用其極,導致別人對待秦國一旦有機會也想反其人之道。

不過話又說回來。秦國在展的過程中是無所不用其極和屢次不守信用,但是曾經的列國又能好到哪裡去呢?不也是一旦能抵賴就絕對不會放過。真正信守承諾的國家老早就被消滅了。

對於那些提出不同意見的人,呂哲已經命執政府進行調查,暗中也讓燕彼的錦衣衛鎮守府進行調查,若是那些人僅是出於為漢國考慮也就罷了,要是那些人是別有目的才搞東搞西,呂哲並不介意再一次教他們做人。

漢國的立國方式與老牌列國不同,呂哲的立身根本也就與那些依靠血緣的君王不同,立國才將近八年的呂氏漢國需要建立信用,不管是對民間還是對各國都需要有可被信賴的信用。

呂哲已經說出合併之後會留下秦王的稱號,並且是由趙氏贏姓的人來擔任秦王,哪怕真的是與時俱變之後情況不同了,但是身為一名君王說出去的話就不能進行更改。他很清楚什麼叫“君無戲言”,不然今天他可以推翻冊立趙氏贏姓的人成為秦王的決定,很多人就該想想在未來他會不會推翻其它決定。

冊立趙氏贏姓的人成為秦王在呂哲看來是安撫秦地黔,也是減少一些提前歸附了的老秦人、秦國氏族、大族的負罪感,那些叫囂秦國虛弱不用嚴守信用的傢伙懂個屁。

“與扶蘇商議一下,為穩重軍心,為兩國合併,詢問他是否願意讓蒙恬麾下的部隊先行接受漢軍的整編。若是扶蘇願意的話,軍餉制度就運用到那些秦人士卒上去。”呂哲的用詞根本就不存在任何與商議有關的用句,根本就像是在下達行政指令。

蒯通立刻就領會呂哲的意思,那麼做無非就是安撫國內激進的某些將領,另外也是為了保持蒙恬麾下那些將士的軍心士氣,畢竟一樣是當兵,一樣是拼死拼活,友軍有軍餉而秦軍沒有,再則就是秦國的狀況那麼糟糕,要是數十萬士卒中有人挑事,現兵變之類的事情就不好了。

“王上,扶蘇會同意秦軍改編為漢軍嗎?”蒯通比較懷疑這個。

“會的。”至於為什麼扶蘇會同意,呂哲不需要向蒯通解釋一名統治者的心態。

窘境已經不足以形容以扶蘇為核心的秦國中樞,天下大勢變換到如今的程度,扶蘇出的命令出了咸陽城也就蒙恬還從命,這裡自然是因為秦國接連失去疆土有關,也是因為始皇帝的駕崩讓秦國在新的統治階層沒有穩定下遭遇敵軍入侵有關係。

秦國相續失去了那麼多的郡縣,目前位置秦國的疆土表面上是還有內史郡、隴西郡、北地郡、三川郡、潁川郡、雁門郡,可是除了內史郡之外的其它郡縣已經不服從咸陽中樞的命令。

到這麼一個地步,扶蘇沒有自暴自棄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呂哲還願意保留秦王的稱號並且是給予趙氏贏姓的人,這樣已經不止是給予秦國宗室一條活路,還十分的優厚了,扶蘇在明知勢不可為的前提下很清楚一切的抗拒都會迎來血腥,哪怕不是為了自己,為了延續了近八百年的趙氏贏姓也會極力地配合。

趙國那邊的情況也與秦國相識,甚至說趙國面臨的情況比秦國還要糟糕一些,畢竟最開始的戰爭是在趙地打,後面又有匈奴等胡人肆虐,若說秦國至少還有一點家當維持生計,戰爭不斷生在趙地的趙國,他們連都都一度面臨攻防戰,情況可謂是糟糕透頂。

要不是真的到了山窮水盡,任何一個高高在上的統治者怎麼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權力?呂哲也沒有說得多麼的天花亂墜,很直接的給予扶蘇和趙歇兩個選擇,索性的是他們清楚目前的現狀,選了那個呂哲願意看到的答案。

呂哲是能夠花一點點小代價滅掉虛弱不堪的秦趙兩國,可是他並不像是某些一統天下就圍在一個籠子裡作威作福的統治者,將秦地和趙地更近一步的打爛掉,增加一統天下之後重建的負擔,有那個必要嗎?

戰爭的破壞性非常大,曾經中原最為富庶人口也有三十來萬的臨淄,漢軍僅僅是逼近又圍而不攻,臨淄都能自行崩潰,搞到現在都還是一個鬼域的模樣。

返回本土的蕭何已經做了將近三個月的初步人口普查,漢國新近佔領的南陽郡、薛郡、東海郡、琅邪郡、膠東郡、臨淄郡、泗水郡等幾個郡,受到破壞最小的郡,現有的人口數量連戰前的一半都不到,更誇張的是某個郡的人口竟是隻有開戰之前的三成。

一開始就是交戰地區的太原郡等各個郡縣,用十室九空來形容絕對沒錯,另外“兵過如洗”這句話絕對不會僅僅是說說而已。

蕭何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已經不是盯緊前線部隊的後勤補給,他新得到的命令是想方設法將因為躲避戰火逃到深山老林的黔呼喚出來。

對於呂哲來說,戰火破壞經濟可以接受,但是人口的大量死亡卻是忍受不得,有人口在恢復經濟容易,但是沒有人口別說是經濟恢復不了,他想要向外繼續開擴和掠奪的兵源從哪來?未完待續

喜歡大秦之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大秦之帝國再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澤天重演 紈絝嬌妻很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