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隆的節奏

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隆的節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詭愛 重生之我為仙祖 我乃李二第四子 一劍弒仙 人在神墓,開局加入聊天群 屠狗 苦境:在三臺柱身邊那些年 大無限神戒 仙子別鬧 紅樓主沉浮 意氣小書生 盛唐太師 聊齋仙志 雲仙君 血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在王者峽谷做大俠 凡世高手 仙衫 崛起中世紀

隔天天未放亮,在慎這麼個小地方的所有國家(勢力)的營盤已經是都是一片馬嘶人語之聲。

今天是呂哲與齊燕會邀狩獵的一天,不過三支軍隊兩個陣營狩獵不是針對野獸,是軍隊與軍隊之間的古典搏殺。

關於秦軍可能會破壞古典會獵的訊息齊燕自然已經得知,他們倒沒覺得呂哲是在開玩笑,對秦軍前來搗亂心裡是萬分相信的。

雙方都知道秦軍肯定會搗亂,那肯定是要再次進行磋商,為了預防秦軍前來搗亂肯定是要部署軍隊,那麼由他們去自己佈防還是找人幫忙就有的談了。

既然是約定古典會獵,那肯定是都抱著用堂堂正正之戰打服或者打怕對方的心思,這樣一來行陰謀詭計完全就沒有必要。他們很清楚對方都不是一戰能滅的物件,若是想要玩陰的,大可直接動手,何必進行會獵這麼多此一舉的事情?

直接參與會獵的呂哲或是齊燕,呂哲倒是有富裕的兵力針對秦軍那邊進行佈防,但是齊燕那邊既要會獵又要監視秦營已經沒有多餘的軍隊,因此齊王儋和燕王夏給予呂哲的回覆是讓在慎的魏、韓、楚三國軍隊負起防禦秦軍偷襲的責任。

好像也是那麼一回事,呂哲和齊燕要會獵自然不會玩陰的,已經確定有秦軍來搗亂,那麼剩下的幾個列國呢?總不能讓他們空閒下來,因此由魏、韓、楚三個國家的軍隊來提防秦軍是個不錯的主意。

呂哲對此自然不會有什麼反對意見。魏韓兩國的軍隊都是呂哲軍,可是楚國那邊不也擺著五萬人馬?

楚國與秦國在歷史上的風評都不太好,秦國是做事不擇手段。楚國是出了名的任性,兩個國家都是不太看重道義常理的國度,那麼找點事情給楚國做,遠遠地將楚軍調開也不失是一件好事。

掛著魏韓卻是呂哲軍的兩支部隊,楚國一支,合起來十五萬的兵力在會獵地點以西位置擺開防禦陣勢,又有二萬呂哲軍和五萬齊燕聯軍監視會盟地點的秦營。那麼呂哲與齊燕各出三萬人進行堂堂正正的交戰被打擾的機率也就降到最小。

關於這次會獵,呂哲這一方出動的是七千重步兵、三千長矛手、六千弓弩手、一萬輕重騎、餘下是操作各類器械計程車卒。而齊燕聯軍那邊到底對三萬出戰的部隊建制是怎麼安排呢?齊軍出動的是一萬擊劍士、戰車四百乘。燕軍出動的是一萬騎兵、戰車一百乘,兩軍餘下的人又編了一支五千人左右的弓弩手。

所謂的擊劍士是拿著闊劍的武士,闊劍是什麼玩意很好理解,就是劍身長度大概一米五、劍背最寬十五厘米成尖銳狀的單邊開刃大劍。他們之中有大約四千人的是身穿重甲。六千人卻是無甲袒露上身的武士。

東方第一縷朝陽露頭的時候,各方人馬相續出營,舉著魏、韓、楚旌旗的軍隊從三個方向向西邊移動,他們這是要履行約定前去會獵地點的西邊佈置防線,呂哲和齊燕的軍隊當然是開往了楚營北邊的平原地帶,也就是約定好開戰的地方。

轟隆的戰鼓聲和蒼涼的號角聲在這個清晨交替著聲,一夜未眠的蒙毅聽到動靜早早就登上巢車在觀看。他率先看到的是齊燕兩國的旌旗,大約四萬來人的聯軍已經在秦營外面的四周設立拒馬、鹿角等物,有一萬多齊燕聯軍正在挖著壕溝。顯然是想建立一些工事將秦營圍困起來。

“後續部隊有沒有傳來新的訊息?”一夜沒睡的蒙毅看去精神依然很好,可是注意看的話還是有著黑眼圈。

回答蒙毅的是是一個長相粗獷的武將,他是依附山東一系的中等家族子弟。名叫陳述,官職為俾將,負責的正式兩支分開秦軍的資訊傳遞。

因為過來會盟地點這邊之前早就想到會被圍住,秦軍自然是不會選擇依靠人力來傳達資訊,採用的是用約定的烽火或烽煙數量所代表的含義。

“兩道烽火?確定嗎?”蒙毅略略有些皺眉,兩道烽火所含的意思是王離並沒有過去。後續七萬秦軍也一直在被呂哲那邊所謂的北部軍團監視“希望……蘇角能不負重任吧!”

看來還真的被蒯通猜中了,蒙毅倚重的並不是出身名門卻年輕的王離。是深得蒙恬信任的北地悍將蘇角。

魏、韓、楚三國軍隊向西邊行軍的畫面自然也是被蒙毅收入眼底,他看到三支軍隊中的其中兩支行軍姿態一樣時,像是在自言自語“魏軍和韓軍……怎麼和呂侯的軍隊行軍時別無二致?”

秦國肯定是要刺探有關呂哲的情報,其中對軍隊的刺探更是不留餘力,關於呂哲軍怎麼操練、行軍姿態等等用文字來形容的內容,秦國有點身份地位的人早就背得滾瓜爛熟。

一樣是同一時期整編出來的戰兵部隊,接受一樣的訓練一樣的操典,長久以來用軍法和重罰出來的姿態早就形成了潛意識的行為,哪怕想要假裝成不同歸屬的軍隊,在一些東西和行為上也是難以偽裝的。

另一邊在觀察的齊燕君王重臣們也出了類似於蒙毅的感慨,不過嘛……

“話說,這呂哲也算是道義,對魏韓給錢給糧給兵器,連軍隊也派出武將協同操練,看樣子還真操練得不錯。”不是齊王儋愚蠢,而是真的有呂哲那邊的武將在魏國和韓國那邊幫忙,而在這年頭軍隊是不會隨隨便便歸入他人旌旗之下的。

為什麼不能隨隨便便將軍隊歸入他人旌旗?要知道在華夏的歷史和習俗中人從來都是可以贈送的。例如某某誰嫁女,該女子攜帶多少男女僕人、護衛成為嫁妝,那些人就等於是成了別人的。還有,某個國家的誰誰誰將多少軍隊贈送給誰,那支軍隊的旌旗一換,改變起歸屬來一點心理障礙都不會產生。這樣的習俗在原版的秦末歷史上可是生了不少,最典型也是最出名的例子就是劉邦向項羽求援,項羽大手一揮五千人就送給了劉邦,而五千人換上劉邦的旌旗,那就成了劉邦的軍隊了。歷史上的劉邦正是用這五千人起家,最後展起來逼得項羽在烏江邊自刎……

不但是齊王儋,齊燕聯軍中誰都沒有往魏韓是呂哲軍偽裝的方面想,他們將目光收回來看看己方正在出營的軍隊,戰車部隊作為先行已經走完,現在是一個個身材高大背後揹著闊劍的武士一列一列地走出營門。

他們心理對比了一下,齊燕聯軍在氣勢上不輸被呂哲派武將操練出來的部隊,比之看上去亂糟糟的楚軍要精銳,就是不太清楚呂哲軍那邊會是個什麼模樣。

呂哲這邊沒有讓人多等,一陣陣號角聲過後營門也被開啟,早已經列隊完畢計程車卒在很有節奏的戰鼓聲中整齊邁著步伐踏步出營,因為腳步聲與戰鼓聲形成同步,整支軍隊中的步卒建制猶如一人在抬腳、踏地、抬腳、踏地。

數百個士兵踏步起來聲勢就會很大,何況是近兩萬步卒像是一人那樣整齊劃一邁步,以至於不管是蒼涼的號角聲還是戰鼓聲,漸漸地就被“轟隆”作響的踏步聲給掩蓋了過去。

近兩萬的人整齊劃一邁步動靜確實是太大了,他們又是一個個全部帶著面甲排著佇列一個方陣一個方陣的出營,在營地外又彙整合更大的方陣,只要是視線能及的人無不是被吸引了過去。

“什麼情況,這巢車一搖一搖的,這是地龍翻身吶?”齊王儋剛才還自鳴得意地看著自家精銳在出營,說完才現每個人都是愣愣地看著同一個方向,而似乎都看傻了沒人回答他的提問。

遠處的呂哲軍步卒還在不斷地排列整齊的佇列出營,要知道他們之中可是有七千身穿六十斤重甲冑的重步兵,一致地抬腳邁步再踩下去,動靜能小嗎?至於什麼地龍翻身,要知道現場可不止呂哲軍在集結,算上各方勢力的部隊那可是二十來萬人在運動,其中騎兵、戰車兵裡四條腿的也有不少,巢車要是結構不穩固又沒挖個坑固定住肯定是會顫動的。

“咱們……的人邁步的頻率被同步了啊!”燕王夏可是看了好一會了,他看過的軍隊不少,可是沒有一支軍隊的行動能那麼整齊的。他不曉得那是因為戰鼓的節奏帶動,只感覺呂哲軍所展現出來的姿態太嚇人了,嚇得聽見動靜不管是哪家的軍隊,士卒都情不自禁跟著呂哲軍邁步的動靜加入到轟隆作響的抬腳、踏地中去。

“什……什麼?”齊王儋一看還真的是那麼回事,下意識就產生一種糟糕的預感“這還沒打呢,各軍的就被嚇得學人家的節奏走路?”

嚇估計是有,不過嚇到學呂哲軍的節奏走路就有點誇張了。不過現在還沒有什麼心理學,無法解釋“群體效應”,那怎麼又會知道在很有節奏的聲響下,人的潛意識會情不自禁地追隨?未完待續

喜歡大秦之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大秦之帝國再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三國之武道修仙 大新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