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度緊張(下)

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度緊張(下)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誰教他修仙的! 人在西遊,鎮魔司主 科學修仙從解剖開始 修道成仙?我可是認真的! 龍象霸體神訣 劍指京城,世子他權勢滔天! 劍令逸傳 苟在魔門修仙長生 這仙路漫長又多難 洪荒:不庇人族?那就別想成聖! 我有一劍,可誅萬魔 家族修仙:開局獲得盜墓指南 邪仙行 原來我是神界大主宰 躺平長生志 風貓劍 諸天縱橫:從東方不敗開始 竹霧記 山海引路人 仙子想進步,發我好人卡

魏韓兩國已經知道有一支八萬人的秦軍在向領地進,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真的是被嚇得夠嗆,還是得到呂哲這邊回覆是要“不合法”前去觀盟才算是鬆了口氣,不過魏韓也沒有因此就放鬆警惕。

魏國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韓國的張良一得知有八萬秦軍在向領地進的時候立刻就請命南下,說是要前往呂哲的行營陳清利害關係。

也對,是八萬秦軍,不是八百、八千秦軍,歷史上八萬秦軍可以輕易將韓國滅了,一旦讓秦軍進入韓國的土地,哪怕是臨時落腳和借來的疆土,那怎麼得了。

張良是在呂哲率軍抵達衡山郡一個叫思期(後世固始西北方向)的地方才以風塵僕僕的形象求見,他一見到呂哲立刻就是一陣長篇大論。

秦國是虎狼之國,歷史上很多次都是假借會盟借道行滅滅毀家的事情,最惡劣也是最有名的那次雖然沒有滅國,可是也把楚王抓了回去,用騙來並俘虜的楚王作為威脅又勒索了楚國不小的土地。

楚懷王?楚懷王不是熊心嗎?怎麼會被騙去會盟並俘虜?呂哲有點莫名其妙了,以為張良在說的是這一次秦國會俘虜熊心。

“楚懷王啊!呂侯,是那位被秦國假借會盟,然後以卑劣手段俘虜,藉此要挾勒索楚國割讓巫、黔中的郡縣的楚懷王啊。”張良很有耐心地給呂哲當了一次歷史老師。

原來是已經生過的事情。不是即將生的事情。呂哲邊聽邊頷,秦國一直以來的信用還真的是有名的差,以計謀形式出爾反爾。前腳答應後腳反悔的事情更是沒少幹,他能理解張良為什麼反應那麼大。

“晉悼公時期,秦將硬頌趁趙武子率軍征討楚國之際,率十二萬秦軍從西殺入晉國魏地,一路上燒殺搶掠,盡顯畜生野蠻手段,凡事無所不用其極……”張良情緒非常激動。還在繼續的滔滔不絕。

呂哲是很注意在聽的,他對軍史略有研究。當然知道華夏曆史上率先屠戮平民這事是秦人先乾的,不然在此之前列國都是行“征服”之戰。

所謂“征服”不是為了滅國而開啟的戰端,其實就是一種以打服某個國家,然後向其徵納錢糧。這一類的戰爭。這種戰爭不是以殺人為目標,更不是以滅國為目的,所以春秋歷史上總是能看見那種彬彬有禮的戰爭,雙方約定在哪一塊地皮打,作戰也是針對軍人的殺戮,從不把兵器指向平民百姓。

張良口中的秦國很壞很壞,秦人也要多能打就多能打,總的意思就是懇求呂哲千萬要想辦法阻止八萬秦軍進入韓國的疆域,不然後果真的很難料。

“張先生。”呂哲聽完故事示意張良先別激動。然後才說“本侯麾下大將共尉一直在嚴密關注秦軍的動向。關於秦軍的事情,也已經在進行交涉,不若先生就暫時呆在大營?”

張良自然是樂意留下來的。他該說的話已經差不多說完,就看呂哲是怎麼個決斷法。

呂哲當然也認為八萬秦軍去湊會盟的熱鬧是誇張了點,除了讓共尉率軍嚴密監控之外,也在交涉蒙毅能不能減少去慎觀盟的軍隊數量。

蒙毅倒是直白,秦軍前去慎的數量自然是可以減少,但是需要呂哲為秦國背書。

想要秦軍減少規模需要背書。不背書秦軍不會減少數量,似乎是陷入一個很難扯清楚的死迴圈。

呂哲當然是不能承諾保護蒙毅一行人。要是承諾保護,列國那邊會怎麼看?就該認為呂哲與秦國那邊達成了什麼諒解,然後呂哲與秦國不管是和好也罷,又或是合作也罷,總之就是呂哲要站在秦國那邊與列國開戰了。

事實證明根本就沒得談,既然呂哲不承諾保護,那麼除了開戰將那支秦軍滅了,不然沒有資格去管蒙毅要帶多少人。

“禍事了,要禍事了!”張良很難明白呂哲到底在思考什麼,像是在笑又情似嘲弄“呂侯啊,您參與中原之戰,恐怕就要從慎之會盟開始了。”

嘲弄?呂哲怎麼就看不出張良是個什麼意思,那是文士在動勸說時最喜歡做的表情,很多時候還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一陣大笑來作為開場白。

果然啊,張良真的在大笑,笑完了才深深地呂哲一禮“秦國是來鬧事的,他們就是來鬧事的!呂侯難道要眼睜睜看著秦國鬧事嗎?”

呂哲有點無語,他也明白秦軍去慎會搞出什麼么蛾子,可是有什麼辦法?他說“若是秦國針對魏韓,我會履行盟約向秦國開戰。”

張良聽出來了,呂哲的意思就是,會盟舉不舉行沒關係,但是宗主國與藩屬國的盟約要以文字形式確定下來,魏王、韓王、呂哲也要公佈天下,這有這樣呂哲才有理由在魏韓兩國爆戰爭時履行盟約,才會有出兵參戰的義務。

韓國當然是希望盟約能夠簽訂的,同時張良也不是怕呂哲見死不救,韓國上下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說難聽點韓國只有抱著呂哲這根粗腿才能平平安安的存在下去,失去呂哲的保護哪怕沒有秦國,齊國和楚國肯定是要吞併韓國的。

“這是我王書寫的盟約。”張良太光棍了,呂哲的話剛說完,他就拿出了盟約,快得讓呂哲都看不清楚是怎麼掏出來的。他說“我王已經簽字蓋印,”說著做出一個呈獻的姿勢,“還請呂侯過目。”,說完遞給了猛三。

呂哲是真的沒看清那道用黃娟作為材料的盟約是張良從哪裡掏出來的,稍微愣神之後從猛三那裡接過盟約。他很仔細的一字一字看過去,韓國顯然是被滲透到一定份上了,正式的盟約上面已經有標點符號用來分段,文字也是從左往右的格式,不再是那種從上而下。

盟約中韓王成很清楚且詳細地寫出了關於雙方的義務和責任,每年應該上繳多少徵稅也是按照事先商議的數額來定。同時,作為呂哲的保護國,韓國在宗主國爆戰爭的時候也有義務出兵助戰,出兵的規模不能少於韓軍總數量的三分之一。

當然,被保護的一方韓國有什麼義務,那麼作為保護者的呂哲也就會有什麼責任。盟約中關於呂哲有責任保證保證韓國不受侵略的條款寫得很清楚,但是不像呂哲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爆戰爭韓國都有出兵的義務,盟約沒有寫上韓國想攻打誰呂哲必需出兵的責任,是讓作為保護者的呂哲自己決定是不是派兵參戰。

盟約中有一項事情也說得比較明細,算是作為弱勢一方的一種自我保護,因而明確寫明韓國有權力在必要的時候商定是否繼續接受呂哲保護。不過吧,下列又有一條說明條款,那就是解除盟約需要受保護和保護的一方都同意。

總得來說,這份盟約在過去還是現在這個時代還是很公平公正的,畢竟受保護的一方只要不是被保護者壓迫過甚,他們自然是樂於看見自己的保護者越強大越好,那麼從財力和兵力上幫助保護者強大本身就是受保護者的天然義務。

呂哲確定盟約不需要再商議後立刻簽字蓋印,算是從文字上確定雙方的盟友關係。

等待盟約被確定下來,張良立刻就露出了輕鬆的表情,總算是有心思將所知道的情況一一說來。

八萬秦軍取道南陽郡向會盟地點慎進的這個訊息已經是傳遍天下,魏國那邊高度戒備的同時魏國相魏豹也後知後覺地向呂哲的行營趕來。

齊、燕、趙、楚四國在接到有八萬秦軍向會盟地點進時,各自做出了差不多的舉動。

齊、燕兩國本來已經向慎行軍的大軍立刻停了下來,除了本來就有的軍隊之外,一支二十萬的齊軍和一支十萬的燕軍也不知道從什麼旮旯地方冒出來,趕去與之前的部隊進行會合,並展現出氣勢洶洶的姿態,然後才接著往慎進。

趙國除了原本參與會盟明面上的二十萬,在東郡那邊也突然冒出了十萬,他們在會合後沒有繼續往慎行軍,而是停在了薛郡的藤縣(後世也叫藤縣),是派人聯絡列國,也包括派人找呂哲,似乎是要得到什麼確定之後才會繼續往南走。

關於楚國的訊息是不需要張良述說的,畢竟楚軍借的路是向呂哲借,楚軍的動向自然是在呂哲的嚴密關注下。楚國也做出了停止不前的動作,不過也不知道是沒預先準備策應部隊還是隱忍不,後面倒是沒有冒出新的楚軍。

“新一輪的中原之戰是要在慎預演了。”張良的臉上沒有擔憂,可是也好不到哪去“您能控制各國軍隊不在慎交戰嗎?”

“唔???”呂哲用著怪怪的眼神看著張良,他又不是後世一樣取國號為韓的宇宙霸主,哪有那個能耐去操控他國。

張良也就是掙扎一下,齊國四十萬、燕國十三萬、趙國三十萬、楚國十萬、魏國八萬、韓國三萬、秦國八萬、呂哲這邊二十五萬,這麼多的軍隊彙集在一個地方,說實話已經不是誰能真的控制得來的了。未完待續

喜歡大秦之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大秦之帝國再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三國:在下張繡,有何貴幹? 我用金手指建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