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不同(續)

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不同(續)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噬道仙蹤 仙路塵埃 永珍之始 兩世永生 一劍斬流年 武道俠心 全民修仙:開局覺醒混沌青蓮 仙道刀皇 玄冰神衛 月辛凡,我就叫這個名字 守此眾生 扼天厭道 我也可以成仙嗎 風浪淘沙 盜情記 綜武:開宗立派,弟子都是大魔頭 執符尋仙 執符人 修煉從躺平開始躺贏 兩界:從凡人世界開始萬古長青

南郡的現象不適合用來與其它郡縣對比,那是因為南郡有呂哲這麼一個“異類”其它郡縣沒有。

桓楚在楚國沒有滅亡之前是一名將軍、是一名貴族,但是也僅限於這樣。他腦袋裡沒有呂哲所擁有的知識,能做的就是按照原有的那一套來對治下進行管理,根本不會懂得什麼叫以工代賑,也不瞭解次序對社會的重要性。

不過吧,哪怕桓楚知道以工代賑的好處,也理解次序對社會的重要性,一來他沒有足夠的糧食搞什麼以工代賑,二來也因為未能早早一統廬江郡恢復次序。

而項氏呢?項氏是得到兩個完整的郡,會章與會稽因為項梁早有佈置沒有爆戰亂,社會次序算是沒有崩潰過。

項氏殺掉殷通起兵得到兩個完整的郡,但是他們不過是對會章和會稽延續舊有的社會次序執行,可以說除了城頭的大旗變了,以前是什麼樣現在還是怎麼樣。當然,這裡的“一樣”指的是次序。

復立楚國需要有兵,為了抵禦秦國的反撲更是需要大量的兵和資源,那麼項氏肯定是會在會稽和會章徵兵和收集糧草。兩郡人口兩百餘萬,項氏除了收納一些小武裝、小貴族計程車兵之外又向兩郡徵募了至少十萬計程車兵,這樣一來能算是對社會產生破壞嗎?同時糧食不是白白變出來的,兩郡雖然沒有經歷戰亂秋收不受影響,之前也有存下不少糧食,可是二十萬計程車兵消耗的糧食該是多少呢?項氏手裡的糧食多了就代表民間的糧食變少。

除了對軍事上的建設,會章郡與會稽郡在項氏……楚國復立之後沒有得到基礎、民生上的展,民間大量青壯當兵之後勞動力缺失甚至對民生和經濟出現了倒退。

劇烈的變動必然會產生影響,或是變好或是變壞,這是一種天道的守恆。

這年頭已經有經濟學與行政學,代表是管仲的《管子》,秦商君衛鞅的《商君書》。又有百家一些關於經濟和民生的“立言”“建書”,其實懂得經濟和民生的人並不少。

那麼項氏察覺到會章郡和會稽郡因為大肆徵兵和大量徵集糧草對社會的破壞和影響了嗎?有的,項氏怎麼可能沒有察覺到。但是呢,自古以來無論是徵兵或是募集糧草會有這樣的現象。官府(王國)對這樣的現象採取的是讓時間來進行“修補”,項氏自然是歸隨“古例”,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快成效的方法來應對。

南方現下算起來是還有五方陣營,呂哲佔據南郡、衡山郡、蒼梧郡,與之表示歸附的桓楚和吳芮同為一方陣營,新楚佔據會章郡、會稽郡又得到泗水郡也是一方陣營,餘下如長沙南部的四氏和佔據廬江郡南野一線的六氏算是兩個陣營,另外就是出於混亂階段的九江郡也能算是一個陣營。

要是按照資料來衡量,呂哲現在算是南方陣營的一極,控制新楚朝堂的項氏是另外一極。餘下不過是一些沒能踏出本郡屬於區域性性的武裝。

用糧食和財帛來計算經濟強弱,呂哲現在手裡擁有近五百萬石的糧食和二十七萬鎰金、四百三十餘萬的半兩;項氏有糧五十萬石,十三萬鎰金、兩百三十餘萬的半兩;而諸如桓楚、吳芮、四氏、六氏……這些人就不好說了。

按士兵數量來算,呂哲吃下十一萬多秦軍之後麾下總兵力膨脹到四十一萬,要是再把桓楚的七萬、吳芮的九萬一起算進去。呂哲就有五十七萬計程車兵,而項氏一再擴軍現下也不過才二十五萬,四氏、六氏合起來該是有十六萬左右。

呂哲能擁有五十七萬計程車兵,這個數字看上去非常龐大,但是從實際而言軍隊的數字不代表戰鬥力,若是真正的算起來,呂哲現在應該是隻擁有九萬的部隊(不算併入秦軍的戰兵數量)。餘下那些從秦國軍隊的制度來說只能算是民玞不能算是士卒。

季布在秦嘉問起的時候回答的是沒將桓楚和吳芮軍隊算進去的數量,不過哪怕是這樣也有四十一萬的軍隊,這個數字讓秦嘉一陣目瞪口呆之後是良久的失神。

說實話,四十一萬啊,而且是戰勝了秦軍之後的四十一萬,任誰聽到呂哲有四十一萬的軍隊都會被嚇到。

“糧秣充足、財帛充足、兵力雄厚……”秦嘉有點暈。他算是明白自家主公為什麼會選擇呂氏哲了,一個能用不到一年時間白手起家創立如此基業的人,在無法自保的時候加入進去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秦嘉依稀記得自家主公說過一些事情,桓楚之所以選擇呂哲除了不喜項氏等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很關鍵性的事情,那就是呂哲實力雄厚麾下卻沒有多少戰將。他也明白呂哲沒有多少戰將意味著什麼。也就是說呂哲擁有足夠的資本,加入進去只要有能力不怕沒有晉升的機會!

五萬大軍是在番陽東側的一片平原上駐紮,部隊安營紮寨期間本地的駐軍最高長官前來。

名叫桓英的中年人似乎是桓楚的族侄?他帶來了一部分的豬、狗、雞、鵝等牲畜,對季布率軍前來的態度非常之的熱情。

桓楚現下其實才四十四歲,桓英是三十四歲,不過一個氏族有早婚晚婚、早生晚生,輩數年齡小反而是某個中年人的叔叔都是平常之事。

一陣客套後,桓英提出要見見那些借出去計程車兵軍官,季布對此自然是不會拒絕。

兩萬租用軍中右領有四個,俾將軍級別的卻是一個都沒有。楚國的軍隊編制與秦軍不一樣,右領相當於校尉,以下的官職是千人長(軍侯)、百人長(五百主)、隊率(百將)、屯長、什長、伍長。他們到了南郡之後再次接受改編,將出國體系的官職制度取消換成了秦國軍隊的編制。

軍隊被改編總是會打破原有的體系,呂哲這麼做無非就是打亂就有的體系,讓這兩萬人變得好控制一些,同時作戰時也不至於出現亂七八糟的混亂。不過吧,因為沒機會是用租用軍,做的那些都成了無用功。

季布下令召集租用軍的校尉後,桓英又不斷攀談,其實是在確認南下的秦軍是不是真的已經被擊敗,最重要的是想問從南郡過來的援軍總數會有多少,而糧食、布匹、兵器等等物資是不是也會支援一些。

“布的五萬是前鋒,另有一路七萬人會在衡山郡策應,主上親率一部也順江而來。”季布只回答軍事上的,關於物資什麼的呂哲沒說他也沒問。

桓英追問“那麼援軍會有多少呢?”

“……”季布摸了摸額頭,說出一個自己都不知道準確與否的數字“該有二十五萬到三十萬之間?”

“啊?!!”桓英懵了,三十萬?那豈不是說呂氏哲是傾巢而來???

“沒啊,不是集結全部的兵力,”季布見到桓英傻愣傻愣的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滿足感,笑著說“只是一部分兵力。”

旁邊的秦嘉插話,“呂……那個……”他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呂哲,外人是該稱呼呂侯、呂氏哲、呂郡主,自家人該稱呼主上,桓楚已經上表歸附,可是儀式沒有舉行就不算一家人,“他們有四十多萬兵力。”

“四……四十多萬?”桓英呆了,他如果沒記錯呂哲一個月之前才有二十七萬兵力?怎麼都搞不懂一個月之後怎麼就膨脹到四十多萬了。

季布可不會說自家主上接了始皇帝的詔書又新得了十一萬。

再次從桓英臉上看到一種複雜的神情,那是震驚中帶著後怕,而後是一種莫名的驚喜。

“太好了!有三十萬,那項賊哪怕增兵到二十萬也沒什麼可懼了。”因為有訊息稱項梁又在從後方調兵,桓英對有三十萬援軍會趕來是由衷的感到喜悅。不過,他喜悅之後又苦著臉“這個……這個……”

季布不明所以地看著桓英,奇怪為什麼會坑坑巴巴話都說不出來。

“糧食……,”桓英既尷尬又苦惱“叔父率軍東向與項賊對峙帶走了大部分糧秣,廬江遭受動盪,今年收成又奇差,已經沒有糧食了。”

季布愣了,按照現下的規矩,軍隊走到該是由當地來提供糧秣,廬江郡沒有糧食還真的是一個大問題。他也沒有得到呂哲的知會,還真不清楚是由廬江郡出糧還是自家攜帶以及運糧過來,怎麼又不會愣呢。

“這個……桓公該是會與主上說明?”季布只能往好的方向想,想罷又覺得這次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既出兵又出糧,也可能需要出兵器等物資,哪怕是能夠得到廬江郡這塊地盤,可是一路走來看見的是廬江郡的荒涼以及破敗,付出這麼大代價得到這麼個破地方,實在是虧大了啊!

桓英似乎也看得出季布在想什麼,他臉色有些訕訕,不過這樣的情緒沒保持多久,很快被一個震驚的訊息所取代成為驚怒。

原來是項梁在三個時辰之前對桓楚的部隊動了進攻,也就是說戰爭正式開始了!

喜歡大秦之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大秦之帝國再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曹操:劉恆遠之謀,當世無雙 掌門修真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