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再次出兵的可能性

第一百八十五章 再次出兵的可能性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三國:封地爆兵,百萬鐵騎繞帝都 從仙雲山開始日常修仙 西遊:我是六耳,不做悟空 凡人修仙之莫簡離 無慾無仙 貧道 凡人修仙:科技種田 我從科學修仙成道祖 從小小仙吏到掌天聖人 一介武夫,也能舉世無敵 長生:從魔眼開始 修仙:從系統面板開局 蜀陵 歸源祁仙路 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 惹金枝 大鎮師 仙俠世界大善人 祭空輪迴 朝承

感謝“滄田桑海oo7”“ 藍色鬱金香”兩位書友寶貴的月票!謝謝“”熱情的打賞!

ps最近是特殊情況,更新比較不穩定。晚上還會有一章。

…………………………………………………………………………

南郡的十九萬大軍中有作戰經驗的著實不多,除開與百越的幾戰、黔中郡的兩戰、衡山郡一役之外,平定南郡的作戰基本是小規模的捕殺性質。

先前的七萬戰兵基本是改編自平原戰役倖存的六國遺民,他們後面有將近四萬人被選擇入侵黔中郡,一萬人則是進入衡山郡進行報復之戰,其中的兩萬一直是待在江陵作為戍衛部隊進行枯燥的操練。

咸陽派來的一萬援軍戰力怎麼樣還不清楚,不過呂哲親自檢視後現這支秦軍與之在陽周縣看到的秦軍別無二致,該是一支徵召性質的部隊。

秦國的徵召部隊並不是一線常備軍,他們是由大多數老兵組成的一支隊伍,戰鬥力在秦國算是二流。

在秦國,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不是戍衛咸陽的京軍,更加不可能是各縣的郡縣兵,而是邊疆的邊軍。

大概三十萬邊軍是秦國軍隊中精銳中的精銳,而這些部隊有大概十五萬在北疆軍序列,餘下的是被安排駐紮在雁門郡、代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這些北方的邊郡。

北疆軍之前被擴充到三十萬,而後面又被抽調出十萬到了太原郡交界處待命,現在的構成是以十萬的邊軍和十萬的徵召兵為主。

按照呂哲的看法,現下的軍隊戰鬥力基本可以分為幾個檔次,秦邊軍是第一等,咸陽戍衛軍是第二等,秦徵召軍也是第二等的序列,而建制完全缺乏實戰經驗的南郡戰兵是第三等,各郡的貴族武裝是第四等。亂糟糟沒有建制的亂軍是第五等。

當然,這樣的計算有些粗糙,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強與否是要看軍心士氣和後勤補給,第一等的秦邊軍缺乏糧秣或者什麼事情影響而變得士氣低落戰鬥力降低。亂軍也可能因為糧秣充足和個別意外而變得士氣高漲戰鬥力倍升。

國無恆強國,軍無久強軍,青史篇章罷了。誰又能想得到一統六國的秦軍會在一幫貴族和暴民組成的連三流都算不上的軍隊抗擊之下被埋葬成了歷史呢?

南郡目前不缺人、亦不缺財帛、也不缺糧,這正是練出精銳之師三個最大的前提,呂哲所需要的是尋找出合適的戰場,然後將部隊投入進去,用戰友或者敵人的死亡和鮮血去鍛煉出一支強軍。

當然,甲具和兵器儘管已經在加緊製造,可是畢竟時間不長,軍隊的甲具和兵器依然沒有齊配。因此分批出戰也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

經過三個月的緊急製造,動員了全軍大約五十萬人配合下,藤甲的數量該有二十三萬三千具,皮甲是兩萬兩千件,重甲卻只有可憐的兩千五百具。一般是出戰計程車卒才會有配置,留在江陵的戰兵根本就還沒有分配。

藤甲的製作有幾個流程,編制藤甲是最簡單的工序,老幼和婦女就能將這個活幹的很好,麻煩的是煮練和等待乾燥。編制一套藤甲所需的時間是五天,煮練和等待乾燥因為有新的烘乾技術則只需要半個月左右,在官府的指派分工下。十數萬人每二十天就能造出大約八萬件左右的藤甲。囤積到二十萬具藤甲的時候,呂哲覺得數量已經足夠,才下令停止編制藤甲改為編制滕盾。命令傳達到各縣時又多出了三萬具,因此最終定格在二十三萬具藤甲的數字。

皮甲的用時反則長一些,畢竟需要處理皮毛和裁剪縫製,皮甲的工序也要比藤甲多出許多。因此南郡內的三十餘萬老幼和婦女忙活了將近三個月也才製作出兩萬三千件罷了。

重甲的技術含量和製作工序比之皮甲、藤甲的要高非常多,這已經不是有人就能造出來的時候了,南郡境內的各個“越城”要承擔很繁重的兵器製造,只能抽出少部分的人手來製作重甲,因此這種防具的數量是最少的。

完全地為軍隊配置甲具和兵器還需要一段時間。目前列裝的數量只有十三萬,這也是南郡每次出動軍隊總是控制在五萬以下的原因。

說起來可能比較簡單,可是其中的統籌和分配卻沒有那麼簡單,那是呂哲用南郡本來就有的官府進行協調,充分動用和分配人力做出來的事情。

南郡現在除了沒有類似咸陽的三公九卿等行政部門,在某些方向來說儼然已經成了一個“國家”,而國家一旦想要專心做什麼事情,那個效率是相當之快和恐怖的。

說到行政部門,呂哲一直沒有設立相應的部門,會這樣是沒有相應“大義”,不過各個方面倒是有相應的人手在專門負責,所缺的就是一個“名分”。不過,兩套行政體系的框架已經逐步的建立起來。

戰爭方面,季布、義兼、徐志、武梁、蘇烈、梅鋗、趙顯、雕定是領兵的將領。

內政方面,共尉、昆川、娩杓、燕彼、鄭君、鄭浩為主導,各縣舊有的官府和一些新近提拔的才俊為輔助。

哦,兩個鄭氏的人就是夷陵之亂中的那個鄭氏,他們後面在江陵之戰中臣服,鄭君是鄭氏的族長,鄭浩則是其嫡子。

呂哲作為南郡之主註定是操作人,他也已經適應這樣的角色。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親王嫡子,我身後全是華夏人傑 模擬中輔佐女帝,但模擬是真的 大宋:開局以身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