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一百八十三章 讓利的恐怖

第一百八十三章 讓利的恐怖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東偶遊 穿越修仙界:我是一條貪吃蛇 明日再修 裡武俠 仙法這樣學靠譜嗎? 東方月白 都什麼年代還在傳統修仙 長生仙魔錄 影視:從神鵰能穿到僵約萬界 什麼,我家娘子又無敵了? 天魔劍皇錄 隱世逍遙 霧雨劍決 反派的正道之路 大越往事 不靠我顏值撐著,這爛宗門早沒了 鬥破蒼穹:榮耀之路 長生從獲得長生鼎開始 修仙從寫輪眼開始 長生從培育靈草開始

今天兩章的第二更。

……………………………………………………………………

適當地給予好處能夠提升民心士氣,使得獲得好處的黔樂於接受統治,呂哲萬分的清楚這一點。他也沒有令伸長脖子對將臺張望的黔們失望,在季布和義兼拱手行禮的時候站了出來。

並不是十分洪亮的聲音,呂哲講話的語氣十分緩慢“家中無人服役者可得五斤糧食、一個半兩,家中有人服役者可得十斤糧食、三個半兩。”

一個又一個傳令兵將呂哲的話重複地傳遞下去,圍觀的黔們爆出歡喜的歡呼。

再一次得到了賞賜,黔們內心深處開始有一種想法,郡主對待治下果然是有區別的,家中有人服役和沒人服役所得到的待遇不同。

圍觀的人群裡,家中有男子在軍中服役的人,他們臉上的歡喜中還帶著滿足的驕傲,看那些家中沒人當兵的人時,目光裡似乎有一絲絲施捨的意味。

得到戰爭紅利的一些人,他們既歡喜又難堪地想“真是尷尬極了,回去以後一定要讓男人去軍隊服役,不然實在是太尷尬了!”

而似乎想在軍中服役在南郡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南郡穩定下來之後呂哲只進行了一次募兵,所幕計程車卒只有不到四萬。

目前南郡的軍隊構造十分特殊,大部分士卒都是南遷的六國遺民,總量佔了南郡十九萬大軍中的十一萬,而其中的三萬是郡縣兵,一萬是咸陽派遣過來的援軍,後面招募計程車卒只有四萬。

這十八萬士卒中,八萬戰兵有五萬五千是出自六國遺民,大概一萬兩千人是正統秦軍出身,只有一萬三千人是南郡本地出身。

“立功將士。斬敵級一顆提升一爵,公士賞賜一石、上造賞賜二石,上造……”這次輪到下方計程車卒爆出巨大的歡呼,呂哲的聲量不得不加大“……上造階級以上。軍中什長額外賞賜十斤、二半兩,屯長額外賞賜二十斤、四半兩。大夫階級以上,百將額外賞賜五石、十半兩,五百主額外賞賜十石、二十半兩。公大夫階級以上,軍侯額外賞賜五十石、百半兩。”

陣陣的歡呼聲簡直是要把天給掀開了,士卒們和軍官們有理由激動,他們萬分欣喜於郡主的慷慨。

“陣亡的將士家庭,”呂哲等待歡呼聲停止下來“每家可得十倍撫卹!”

聽到這句話的人呆了,他們臉上滿滿的錯愕足以表達出震驚。

自周王室以來,被徵召計程車卒戰死從來都沒有撫卹。他們還是第一次聽到戰死者的親屬可以得到撫卹的說法。

沒有想象中的歡呼讓呂哲皺了一下眉頭,他向周圍看了看,看到的是將校們滿臉的錯愕和震驚。

“……十倍撫卹之外,每月可以向當地官府領取一石糧食、三個半兩,這樣的補貼持續五年。家中有子者。軍隊優先徵召。”

呂哲的話音剛落,將臺之上的軍士們率先單膝跪下,隨後是將臺正下方的班勝之師單膝跪地,而後是四萬士卒,最後包括黔在內的所有人全部伏地而拜,幾十萬人中只剩下站在高臺上的呂哲獨自站立著。

彷彿是地脈在呼吸,一聲由將近三十萬人出來的“呼!”。之後是震撼天地的“萬歲——萬歲——萬歲——”不斷地被呼喊,吼叫聲一浪接著一浪,傳播於山川河流,一直延伸到大地的盡頭。

在當下,“萬歲”可不是被用來稱呼九五至尊的稱號,它在周王室乃至於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是人們表達內心極度喜悅和慶賀的歡呼語。

在歡呼聲中。呂哲的心靈得到極大的滿足感,頭皮在歡呼聲中顫慄,渾身的雞皮疙瘩控制不住地冒了起來。

跪在將臺之下的燕彼悄悄地抬頭看向站在天地間接受歡呼的呂哲,從燕彼的這個角度看去呂哲的身影迎著陽光變得極度偉岸,在“萬歲”聲中給人一種令天地臣服的感覺。

“真的是越來越成熟了……”燕彼激動得淚流滿面。渾身止不住地顫抖顫慄著“這真的是太好了!”

同樣跪在地上的季布、共尉、義兼等高階將領,他們的高度哪怕是跪伏在地都能看見下方黑壓壓的人群,數十萬人同時面向某人進行跪拜的場面是他們此生第一次看見,霎時心裡泛起無數的想法。

“浩瀚如斯!”季布握緊了拳頭,他抬頭看向滿臉嚴肅的呂哲“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當如是!”

共尉和義兼卻是將頭埋得更低了一些,腦袋裡有著滿滿的敬畏。

在離將臺大約五里之外,曹咎和項辯聽了整個過程,對那細微的音樂聽得熱血沸騰,聽到了歡呼聲又感到心驚,他們面面相覷之餘對前方生什麼事感到萬分的好奇。

“聽說是在按照傳統儀式進行班勝之禮?”項辯有些奇怪“也不知道是將軍之禮還是諸侯之禮?”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大唐第一狀元 綜武:我楊過本就無過,何來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