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而驕

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而驕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寂道之上 修仙可以變聰明? 一劍聞錄 仙曾在此 長生:從雕刻開始 玄境仙天 仙俠之懲惡 奪刀記之劍南奇遇 超凡修仙:科技時代之萬域爭霸 山河已無恙 九界惡神 宿命彼岸 君子齋 劍指燕雲 靈氣復甦之亂紀元 與卿誤 萬族皇朝 綜武:悟性逆天,創出陸地真仙境 長生從贅婿竊家開始 梁王世子

感謝“浮游” “qe79” “屠龍阿澹”三位書友投出寶貴的月票!也謝謝“昔日的輝光”的評價票!

回火焰擼卡奇同學不是把後面組建的軍隊戰力與正統秦軍等同了,而是遭遇的對手不一樣,有組織打無組織是不能評判戰鬥力的哦。

……………………………………………………………………

呂哲一直在關注周邊郡縣的動態,只出一萬戰兵、兩萬輔兵出擊不是自大,而是鄧宗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安豐的秦軍身上,後方如邾縣等地留下的部隊並不多。還有一事,他也意識到軍隊只光訓練沒有實戰不可能練出精銳,培養麾下將領的事情也迫在眉睫。

一支軍隊的養成並不簡單,經過一個磨合的過程。初步懂得什麼叫令行禁止的部隊,他們接下來訓練的是戰技,使士卒懂得運用手中的兵器,下一步則是操演軍陣。

秦軍對軍陣的重視十分的強烈,不會列陣的軍隊不能稱之為合格,而往往要讓一支軍隊得到命令隨即列陣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現在是非常時期,南郡的人口和縱深都處於劣勢,不會有多少時間讓呂哲安心來操練部隊。在他想來,南方的地形多以山脈與森林居多,幾乎是沒有列陣而戰環境,操練部隊時也就著重以十人、五十人、百人的戰術小隊為主。

在南方,想要進行大規模的會戰需要有很難得的機會,像是在南郡想要進行會戰只有在夷陵和江陵之間的平原,其它地方根本容不下雙方合起來十數萬的軍隊。而一旦無法容納過十萬人的軍隊,那樣的戰鬥還能稱之為會戰嗎?

南方的地理環境想要在平原進行大規模的會戰有點難,從以前秦軍入侵嶺南無果的事例中可以看出一點,百越人根本不與秦軍進行會戰。

百越人是利用地形在流竄和偷襲,不適應這種戰法之下秦軍佔領的地盤越大,糧道受到的威脅就越嚴重。同時。秦軍還面對一個兩難,地盤佔領下來不駐軍等於沒佔,分配駐軍又要遭受永無止境的偷襲,有所損失可能還能接受。煩不勝煩的偷襲才是最要命的。沒人能時時刻刻精神高度緊張,不是嗎?

呂哲檢視了南郡留下來關於秦軍第一次入侵南方的案宗,看到非常多的戰例,秦軍任何試圖一戰而決的動機都遭遇到失敗,百越人似乎是知道自己的劣勢只要秦軍大規模進就進入深山老林避戰。

沒有決戰將會是一場漫長且拖拖拉拉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打完的戰爭,滲透式的作戰將會成為一種主流,而這種戰爭打起來不但極度漫長且消耗的物資也將十分龐大,那是呂哲所不願意看到的。

擔心即將陷入與百越的戰爭泥潭,呂哲毫不懷疑陷入漫長作戰的南郡兵力會一直抽調往南方,這樣一來會使得郡內的兵力變得薄弱。

南郡的四周可不是什麼安穩的環境。一旦南郡的兵力變得空虛,對於那些缺糧的叛軍將會是一塊香饃饃,誰都會想來咬上一口。

找一個物件立威成了勢在必行的事情,其實哪怕沙羨沒有遇襲,呂哲也會製造出一些事端找人開刀。

從黔中郡的掠奪已經大部分運回南郡,江陵新起的十三座糧倉被填滿,後面還會從黔中郡運回更多的糧食,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自是應該動一動了。

南方的其它郡縣都在混亂,唯有南郡內部平穩投入建設,且不說那些大大小小的工程建成之後南郡會有什麼大變樣。三千多頃田畝要是開墾出來,南郡的富足必將邁高几個臺階。

夷陵和江陵中間的平原開墾田畝之外,巫縣、銷縣、夷道縣、左雲夢縣、右雲夢縣、臨沮縣等幾個縣也在進行規劃,預計可以為南郡增加三萬頃左右的田畝。

這些田畝要是真的讓呂哲開起來,雖說無法和關中、蜀中那種廣大平原的產糧量相比,但是南郡在長江一線會搖身一變成為產糧大郡。

展依靠什麼?在這個年代說商業會被笑死。但是說依靠充足的糧食絕對會被廣泛認同。有了充足的糧食,人的繁衍度會成幾何式的增長,有了足夠的勞力各項建設才能投入。

再則,戰爭打的是什麼?說白了就是糧草!

後續部隊運來糧食,義兼每看到一車的糧食心中的底氣就增一分。他對徐志說“我原本擔心士氣還不夠足,現在看到一車一車的糧食運來,再看士卒們因為糧草充沛臉上的激動,知道這一戰我們必將獲得勝利。”

聽到那麼說的徐志卻是心裡在想“斥候回報邾縣只有一萬叛軍,這幾天我軍又打造了必要的攻城器械,有足夠的糧草穩定軍心,若是會敗那就是統軍者的責任了!”

兩人都是出自正統的秦軍,雖說官階不高可是經歷的攻城之戰次數卻是不少,他們對於攻城戰不陌生,又有呂哲派來工匠打造器械,可以說針對衡山郡叛軍的報復還沒開始就已經顯得信心十足。

“可惜啊,弓箭手只有二千,若是有上萬……”義兼說的是秦軍每攻一城必定以弓矢之利震懾守軍。

邯鄲之戰,秦軍向邯鄲城箭達三百多萬枝,每每一陣激射都會清空一道牆面,幾次射箭之後整個城牆段變得有如刺蝟,那場面看去極為震撼。

徐志緩緩道“郡內多以展近戰兵卒為先,對遠戰兵種郡主似乎……”

義兼清楚南郡是從一空二白展起來的,想要像是正統秦軍擁有絕對的弓矢之利需要一個過程。不過他有些沒明白,南郡近兩個月一直在搞那些從未見過的兵種,懷疑呂哲對弓弩手並不怎麼重視,這才出言感概。

哪裡是不展弩兵,只是南郡沒有成熟製造弩的技術,一些仿製出來的弩機射程遠沒有正統秦弩遠,技術不成熟展是浪費資源,再則呂哲也覺得南方的叢林環境無法揮遠端兵種的威力,當然是會著重展近戰兵。

“不但是弓弩手。郡主對戈矛兵似乎也不慎看重,心力主要是在跳蕩兵、藤甲兵……還有那個叫陌刀手的上面。”義兼還沒見過這幾個兵種實戰過,心裡不信任沒有經過實戰的兵種純屬正常。

沙羨距離邾縣七十里,中間還隔著一道漢水。沒有相應的準備難以跨渡。

隔天,從黔中郡專門調過來搭建浮橋的物資和相應的輔兵抵達,三萬部隊終於從沙羨出。

大軍出動從來都是浩浩蕩蕩,南郡集中兵力到沙羨的用意在呂哲刻意的宣傳下已經人盡皆知,作為即將被攻擊的目標鄧宗得知這一訊息後立刻從安豐撤軍,意圖緊急回防邾縣,不過顯然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趕回。

在鄧宗的命令下,邾縣的一萬守軍固守不出,正在緊急加固城防,強拉壯丁也成了常態。短短時間之類守軍數量由一萬增加到三萬。

時刻關注邾縣動向的義兼和徐志知道邾縣守軍增加不但不急反而放鬆下來,他們太明白軍隊不是依靠數量了,戰前臨時強拉壯丁不但不會增加戰鬥力,反而會使隊伍變得混亂。

軍隊之所以是軍隊,是它有著完善的建制。各級各層有著連結式的階層,有一套成熟且能夠約束士卒的軍律,並不是人聚在一起就是一支軍隊。

南郡大軍第一天走了五十里,義兼根據斥候的回報做出了一個舉動,讓徐志領著二千弓箭手和一萬輔兵繼續前進,著令抵達漢水河畔連夜搭建浮橋,其餘部隊停留在距離邾縣二十里外的一個平原駐紮。

徐志帶著部隊到達漢水已經臨近傍晚。他親自考察一下斥候回報適合搭建浮橋的位置,又等待先前過河的斥候回報周圍沒有現敵軍,隨即命令由三千輔兵武裝起來的戈矛過河。

用舟來回運送士兵耗費了一些時間,等待三千士卒全部上岸已經是晚上的戌時三刻。

這三千輔兵的過河其實是一個試探,全部過去之後已經在砍伐樹木建造營壘,那麼也就證實斥候刺探軍情屬實。周圍確實是沒有敵軍存在。

“烏合之眾就是烏合之眾,竟是收縮所有兵力固守。”徐志看不起邾縣的叛軍是有理由的,有點軍事常識的將領誰會放棄半渡而擊的機會呢?

其實那是為難邾縣的叛軍了,懂得軍事的基本是被鄧宗帶往安豐,留守的基本是鄉民出身的人。不然也不會鼠目寸光到在攻打安豐秦軍的同時襲擊一直按兵不動的南郡。

有了搭建長江、澧水、沅水的經驗,黔中郡調來的這批輔兵搭建起只有五百步寬不到的漢水根本沒什麼難度,更別說這一地段是經過精心的挑選。

大約是從戌時五刻開始,到天明時的卯時七刻,一道橫跨南北岸的浮橋已經初步搭建完畢。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1789,帶著華工踏破美利堅 [綜]花音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