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攻略開始

第一百五十七章 攻略開始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逐月之戰 長生修仙,缺陷越大我越興奮 西遊:靈山只是中轉站 闡教道友,請上榜 洪荒浩劫風雨情 人間蕩魔志 我當道爺的那些年 孤魔逆 神詭三國:舉朝飛昇 從前有座山之死人客棧 修仙:我的天賦令上天妒忌 封神:從吞噬補天石開始 神鵰:我楊過從孃胎裡開始修煉 屠魔斬仙 封神卡牌:從惡來與蘇妲己開始 山海傳之鬼車噬靈決 反派開局主角養母送上門 三國:封地爆兵,百萬鐵騎繞帝都 從仙雲山開始日常修仙 西遊:我是六耳,不做悟空

今晚小侄子滿週歲,只能寫這麼多了。

……………………………………………………………………

軍隊出征歷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的,這一次因為要渡江的關係,在事先更是需要徵集足夠的船隻。

呂哲是一個對土木工程比較瞭解的人,他的渡江方案並不是徵集多少大船然後一批一批的運送過去,而是調集小舟配合足夠的木板,選一段水流比較平緩的河段,利用幾天的時間直接造出一條浮橋出來。

用方舟作為浮力,在間隔的方舟上架設木板,在用繩索和釘子鞏固。這一類的橋並不是呂哲創,以前秦軍進攻楚國的時候王翦也這麼幹過,所以並不讓人覺得新奇。再則之前建造兵堡的時候已經建過浮橋,只是那會因為過去的人比較少也沒多少物資,相對於這次的規模比較小罷了。

橫跨整個江面的浮橋寬度足有五米,季布率領本部跨過長江的第一天就在對面早先過去的工程隊舊址上砍伐樹木擴增,因為前期有不少木頭留下倒是沒費什麼勁第二天那裡營寨就已經立出一個輪廓。

營寨的外圍防禦設施與早先建好的兵堡成了臨靠長江的一個掎角之勢,做好這一些的季布沒有停留,將營盤交給趕上來的中軍部隊,他的五千本部就直接消失在茫茫的森林之中。

長江的南岸比之北岸更加的荒涼,若是說北岸還有江陵那麼一個有人跡的縣城,它的南岸則就是一片連綿數十里的原始森林。

先鋒軍一直都有開路的職責,季布這支部隊當然也不例外。他們的開路方式不是砍掉路上的所有樹木,而是為後方的部隊探查路途中的地段沿途留下記號。實際上先鋒軍確實也只是這麼做就足夠了,所謂的“逢山開路,遇水填橋”真正意義上不是戰兵該去幹的事情,那是輔兵部隊的責任。

季布麾下的部隊沒有輔兵,呂哲在開會時讓季布的本部“逢山開路。遇水填橋”是一個失誤,後面為了彌補這個失誤又給季布增派了五千的輔兵部隊。(好吧,其實是榮譽失誤了,現在趕緊圓過來。囧)

先鋒部隊所屬的五千輔兵帶的工具最多的是斧頭。他們將沿途地段的樹木砍伐掉,用工具拉到道路的旁邊。重複地跟隨著戰兵的腳步一路砍伐過去之餘,他們攜帶的牛車也裝載了一些砍伐下來的木材,不過大部分砍伐的樹木是留後方的袍澤去處理。會攜帶一部分經過處理的木材,要是路上遇到溪流,那時候他們就要架設橋樑給後方的部隊透過。

在季布的部隊出後的第二天,呂哲率領一萬戰兵也踏上了出征的路途。

這兩支戰兵為主的部隊只攜帶了五天的乾糧,輜重是交給後軍,也就是共尉率領的那兩萬五千輔兵。

只攜帶五天的乾糧怎麼夠呢?那麼有必要來詳解一下。

古時候的戰爭模式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任何時代的部隊……除非到了有運輸機的年代可以空運或者空投。不然任何一支軍隊都不可能從出就永不停止地一直前進,冷兵器時代的軍隊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一般在行走三天後就會進行短暫的休整。這種休整是緩解疲勞,也是在等待補充糧草。

主戰部隊在任何時候都是一支軍隊的前鋒,中軍自然就是主將所在的軍隊。後軍除非要行使什麼計謀,不然從始至終就是一支押送輜重的部隊。在沒有空中力量之前,戰場是有分前後的,自然是前方危險後方安全。這種模式在華夏到了秦朝的一千多年的冷兵器作戰中幾乎沒有變動過,哪怕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也是這種模式。

如果一支戰兵部隊攜帶糧草,他們的行軍度絕對快不起來,失去度的部隊還能叫作先鋒嗎?直接叫四不象部隊算了。

季布所屬的五千輔兵其實他也不用費心去管理。那只是一支跟在戰兵後面打雜的部隊,做一些開路和搭橋的累活。

輜重部隊一直是老弱組成,他們一般幹一些戰兵不屑於做的事情,其中就包括不停歇地位前方的部隊緊急補充糧草。

鑑於這次作戰應該沒有什麼難度,呂哲的心情也不像之前的戰鬥那麼緊張或是擔憂,他在渡過長江到達南岸的時候甚至還帶著五百親兵在沿岸溜達了一圈。

這一溜達不是那種漫無目的的閒逛。呂哲是想親自考證關於古時候長江南北岸土質不同的說法到底對不對。

似乎是從哪本書看過,在隋唐之前的長江南北岸土質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區別,北岸的土地因為一些原因土質裡沒有鹽化,而南岸的土質卻是大部分鹽化潮土的理論。

鹽化潮土是個什麼玩意?大概就是河流泛濫堆積不同沉積物的層理性,土壤地下水週期性升降變化、旱作條件下的低腐殖質積累是潮土形成的一個過程。

親自檢視後。呂哲初步斷定南岸沒有什麼鹽化潮土,只是從長江分流進內6的一些小湖泊倒真的出現不明的死水現象,看來那本書也不是在胡說八道。

從南岸看向北岸,一些河段有密密麻麻的民玞正在忙碌,他們是在建造引水渠和擺放那看去做工簡單的水車。

分佈得比較散的七個沉井已經建造完成,一些空中的水渠卻是還沒有辦法使用。要從沉井中將水引到空中水渠其實一點都不簡單,那需要很多的工程和水利技術才能做到,呂哲選擇的方法是仿“古羅馬空中引水渠”的方式。

看到自己的規劃在一點一滴的變成現實,估計每一個都會感到開心?呂哲當然也不例外。

看的時候呂哲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止過,要是沒有被外力打斷的話,那座新城池要是建成必然會成為南方唯一的一座雄城,城市一旦建成那麼他也就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想想後世人們談到這座城時會講起自己的名字,這是一種無法形容出來的感覺。

在呂哲欣賞自己的“傑作”時,早先出一天的季布卻是遇到了一個小麻煩。

黔中郡是一個開相對比較輕的一個郡,它的範圍之內總共有四條河或者江,其餘比較小的溪流更是十分繁雜。季布率領部隊還沒有出森林的範圍就被一條寬度大約六百步的河給擋住了去路。他記得地形圖上的這條河的名字叫作澧水。

澧水的兩岸全是密密麻麻的樹木,一些樹木顯得比較奇怪,樹木下面的樹身本來不應該是兩個顏色,所謂兩個顏色就是樹幹底部明顯是有渾水浸泡過。上面是樹木枝幹本來該有的表皮顏色。那低矮的垂下的樹枝也不應該有水草,一些枯萎的樹杈也明顯是被水給泡過。

靠近河流的樹木上的痕跡說明這條河並不是一條安分的河流,似乎經常會漫到森林地帶。

接近河岸時,不用刻意的觀察也能看見地面上奇怪的景色,水草什麼的遍地皆是,一些坑窪的泥潭上佈滿了死魚骨頭。眼前的一幕幕足以說明一件事情,那絕對是一幅洪水或者積水退去後才會有的畫面。

季布先頭部隊的輔兵只是帶了一些利斧,除此之外根本沒有攜帶其它種類的勞動工具,在出前呂哲說是大概需要三天才會遇到這條名叫澧水的河流,可是他們第二天就被澧水擋住了去路。這與計劃根本就不相同。

準備用來製作浮橋的舟還在後軍,而且共尉率領的輔兵部隊還需要兩天才會跟上來,季布苦惱是應該按照已經出現錯誤的計劃停在原地等輔兵部隊上來,還是選擇繞路從比較平穩的河段直接伐木渡河。

如果是一個死板的將領,那麼哪怕是現實與計劃不符合也會停在原地。命人上報之後等待主將新的直視。可恰恰季布一點都不死板,他覺得想在百越人沒反應過來之前出其不意拿下臨沅縣,那麼就不應該在澧水傻愣愣待著。

澧水是一條長達四五十里的大河,它延伸出去的水系更是多到無法數,現在先鋒部隊已經算是進入黔中郡的地界,那麼也就算是百越人的地盤。

有著那麼多的支流的澧水為黔中郡不少鄉村提供著水源,百越人也有下河捕魚的習慣。要是一萬人的部隊在澧水邊上駐紮兩天,可能會被百越人知道秦軍進入黔中郡的訊息,那時候還要怎麼出其不意的入侵呢?

季布派人向中軍的呂哲彙報實際情況,又將自己的想法如實上報,也不等呂哲的回覆就直接伐木製作木筏渡江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長生不死從進食妖魔鬼怪開始 新唐廚 普通人在修真界做掌門